據人民日報報導,西子湖畔、湖山之間的浙江美術館,巧妙展現著藝術與數字的和諧共生。巨大的展示墻上,800多件藏品以帶狀形式上下交錯滾動;手指輕觸,展示墻上就顯示出藏品信息……走進浙江美術館一樓大廳,不少觀眾都被這面藏品展示墻所吸引。
2021年,浙江美術館和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共同起草的全國首個公共美術館數字化地方標準——《公共美術館數字化服務與管理規范》正式發布。如今,浙江美術館借助多元數字化手段,不斷釋放藝術魅力。
(資料圖片)
數字展陳
提升線上線下觀展體驗
足不出戶,就能感受藝術的魅力?
點擊“鴻蒙:天書遺篇”板塊,進入奇幻的游戲世界,尋找隱藏的“寶藏”;來到“饕餮:天下意象”板塊,完成拼圖組字游戲,解鎖觀展新體驗……浙江美術館網站首頁展示著“山海新經——中華神話元典當代藝術展”線上展覽。后臺數據顯示,上線以來,各個語言版本的線上展覽已經吸引了超3.5萬人。
這是浙江美術館的新嘗試。通過采用VR(虛擬現實)等技術,場館可以將展覽搬到“云”上,藏品便也有了一雙數字翅膀。
數字技術,讓線下觀展感受更豐富。浙江美術館“水印千年——中國水印版畫大展”從《西廂記》入手,策劃制作了“環幕西廂藝術劇場”。置身劇場,觀眾不僅被18米長的幕布包圍,還能夠看到地面上的動態投影。當代木刻水印作品與傳統木刻水印作品通過光影效果,給人們帶來別樣的體驗。
“我們通過環幕投影等多種數字技術,讓大家的線下參觀有更多元的藝術體驗。”浙江美術館運行保障部副主任黃涌說。
制作720度全景數字虛擬展廳,將線下實體展覽搬至線上,觀眾隨時隨地都可觀展;使用科技手段,策劃沉浸式展廳,讓美觸手可及……浙江美術館持續探索數字化手段,充分展現藝術的魅力。
“數字技術的有效運用,幫助美術館跨越‘圍墻’,賦予其全新的生命力。”黃涌介紹,從線上到線下,多元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豐富了觀展體驗和藝術感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