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從來不缺錢,缺的只是想象力。
富人躺贏、窮人躺平,才是中國最大危機!
一
深圳,再一次讓全國人民見證了奇跡。
9月21日,深圳蛇口灣區一個叫“招商璽家園”的豪宅開盤,604套房,均價11.2萬/平,起步價1244萬,吸引了1614人參與搖號,光搖號門檻就350萬。
讓人意外的是,只用了13個小時,全部房子就宣告售罄,總貨值超過100億,平均賣掉一套房只需80秒。
這比今年5月底深圳豪宅盤“海德園A區”更瘋狂,當時239套房子,有686人報名,起步價1750萬,半天時間賣光,平均90秒搶走一套房。
在深圳地產界,大家對這種買豪宅跟買白菜一樣的現象,不約而同稱其為:富人“洗劫”豪宅!
果然是臥虎藏龍之地,一套千萬豪宅,就能令深圳有錢人一呼百應。
原來不是經濟不行了, 只是自己的經濟不行了。
二
即便同在深圳,也會感覺身處不同的世界。
眾所周知,深圳的有錢人跟其他地方是不一樣的,在當地能拿出5000萬的人,都是人中龍鳳,但在深圳卻只能蹲在角落。
就在幾天前,深圳房產中介圈沸騰了,又一個新記錄悄然誕生。
深圳灣區有一個名為恒裕濱城二期的樓盤,一套二手房賣出了1.5億的天價,單價高達65.79萬,悄然刷新深圳二手房成交歷史新高。
深圳豪宅的火爆,不止是新房和二手房,就連法拍房都被富人們哄搶。
就在9月20日,寶能城花園第一批法拍房落槌,評估價從1200-1900萬不等,全部20套房都在一天的時間內成交,總額近3億,吸引了11萬人圍觀。
20套房子中,只有6套是底價成交,其余14套全部溢價成交,有人為搶到房子,甚至半夜或臨近結束時出價,致使拍賣落槌一再延后。
毫無疑問,這些豪宅的成交單價,一平米幾乎就相當于全國很多城市的一套房。
可也正如那句老話說的:寧要大城市一張床,不要小城市一套房。別說二線城市,就連深圳都已經是冰火兩重天了。
深圳千萬以下的剛需盤,其寒冷程度一點不比其他城市好過。
今年上半年,深圳新房網簽1.6萬套,同比下滑38%,比疫情剛爆發的2020年都慘。
二手房更慘,上半年成交量還不到10000套,僅有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的一半,真的是一夜回到了10年前。
一片慘淡之下,深圳開發商坐不住了,有樓盤賣了9個月才賣了10%,被緊繃的資金流逼迫下主動大降價,據說現在還沒有賣完。
昔日的網紅盤,如今價格都跌到了指導價。
就連深圳剛需最吃香的小戶型,價格已經降到了3年前,卻依然無人問津。
一邊是幾百萬的房子賣不出去,另一邊是幾千萬的豪宅被瘋搶一空,現實就是這么魔幻。
三
魔幻的背后,卻隱藏了巨大的危機。
深圳豪宅“日光盤”并非孤例,在全國多個城市也上演了類似一幕:
在北京,一樓盤143套房,卻吸引了18000多人搖號,幾個小時就賣光。
在西安,一樓盤200多套房,居然超過了46000人報名,幾乎瞬間就搶光。
在成都,甚至就連恒大的房子打折賣,都能吸引到上萬人哄搶。
背后的原因,其實都是明牌,關鍵無外乎兩點:
1、驚人的價格倒掛,在限價大背景下,有了學區和黃金位置的加持,新房和二手房普遍200-1000萬的價差,所有人都篤定“買到就是賺到”,豪宅自然也不例外。
2、央媽持續放水,源源不斷多出來的錢卻無處可去。到股市里成了炮灰,基金跌得比股票都狠,私募和信托一個比一個不靠譜,普通房子十多年來的上漲預期也被打破,富人們手里的錢都蜷縮到自己的小圈子里,那就是在豪宅市場里互相吹泡泡。
市場上錢越來越多,但卻沒有流到普通人手里,或者說多數手里還有閑錢的中產們,大都選擇提前還貸,更不用說去銀行借錢加杠桿了。
于是才有了深圳千萬豪宅火爆,百萬剛需賣不動的窘境,也才出現了今年二季度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僅200億,新增房地產貸款更是-1105億的歷史一幕,都是20多年來的頭一遭。
可怕的不是富人買爆豪宅,而是富人們只買豪宅,卻照樣能夠躺贏,普通人卻失去了資產增值的渠道,房價永遠上漲的信仰沒了,除了把手上的錢提前還給銀行外,就是把錢存進利息低到塵埃里的銀行,因為找不到任何更好的出路。
有錢人搶豪宅,剛需們還在觀望,更多人則直接躺平。
結果就是,這兩年富人們躺贏,一個個越來越有錢,財富實現了翻倍式的增長,1%的富人掌握了90%的財富。
而窮人們則被迫承擔了大疫三年來的一切傷害,不敢消費、不敢結婚、不想生娃,貧富差距越拉越大,逼急了就掀桌子躺平不玩了。
幾十年來靠房價驅動的經濟終于走到十字路口,這才是中國當下最大的危機!
如今經濟步入存量博弈時代,到處都是天花板,到處都是被事先劃定好的勢力范圍,富人們想方設法穩固自己的疆土,帶來的卻是普通人拼勁全力都無法逾越的鴻溝。
更可怕的是,這個危機普通人根本無能為力,只能由國家出面,才可能從內到外徹底打破。
從互聯網巨頭的反壟斷,到娛樂圈、直播電商、不良明星的天價罰單和補稅單,進而再到共富……都是國家為平穩渡過危機所做的努力,但還遠遠不夠。
唯有一鯨落,方能萬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