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區的人,基本上每天都會洗澡,這么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藏著健康的大秘密,有些地方多洗洗,一下就能省下一筆看病治療的錢,你相信嗎?
01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些地方你有多洗一下嗎?
1.多洗腋下
腋下是汗腺非常發達的部位,同時也是細菌最容易滋生的地方,所以洗澡時一定要注意多清洗,避免細菌繁殖滋生。
而且腋下有很多淋巴結,洗澡時多進行搓洗按摩,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促進乳房血管的通暢,減少乳腺增生、乳腺炎的發生率。
2.多洗“肘窩”
其實人們的肘窩處也有一個重要的穴位,這個穴位是位于肘橫紋外側端,而這個部位是有利于清熱解毒疏通經絡,因此對于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所以適當的搓洗肘窩,也能夠有效的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促進身體內毒素的排除,達到更好的養生保健效果。
3.多洗背部
很多人洗澡時是不怎么清洗背部的,一是不順手,二是覺得背部不臟,所以都是草草了事。
但事實背部是經絡分布非常豐富的地方,而且身體的五臟六腑和血管、神經等都連接在脊椎上,所以洗澡時多搓洗按摩下,可以疏通血管,促進血液的循環,更有利于身體健康。
4.多洗腳
一般人洗澡時都不會注重腳的清洗,但事實上腳趾間會存在很多細菌、灰塵等,不注意清洗很容易導致細菌繁殖,從而增加腳癬、濕疹等皮膚病的幾率。
5.多洗生殖器
無論男女,生殖器都是一個相對隱蔽卻又不能忽視的清潔部位,尤其是在房事前后,更要注意清潔衛生。
一般建議生殖器用溫水清洗即可,如果需要特殊沖洗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否則將影響酸堿平衡。
02
這些地方要少洗
既然有這么些地方要多洗,那干脆全身都多洗洗,全面養生?
那你就錯了!身體有些部位,可不能多洗哦。
1.少洗肚臍眼
有些人覺得肚臍眼非常臟,總喜歡用手去摳,這樣覺得導致皮膚受損,嚴重可能會導致敗血癥的發生。
而且肚臍眼是一個很容易受涼的地方,頻繁清洗,很容易導致寒氣入侵,不利于身體健康。
所以平時清洗肚臍眼時只要輕輕清洗即可,沒有必要過度清洗,更不要用手去摳。
2.少洗耳朵
耳朵中有耳屎,很多人都覺得是非常臟的,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清洗耳朵。
但事實上耳屎對人體是一種保護,不但可以抑制病菌的入侵,而且還能阻擋昆蟲等外物入耳。
如果過度清洗,會破壞人體這天然的屏障,而且清洗時不小心將水弄進耳朵里,還容易引起炎癥,增加中耳炎的發生率。
03
不同水溫有不同的保健效果
洗澡的部位重要,水溫同樣也重要。有部分人一年四季洗澡基本上都是用差不多的溫度,或者按照自己的體感來調節水溫,其實這樣可能錯過了很好的洗澡養生方式哦。
1.熱水浴——消除機體疲勞
疲勞跟血液中乳酸的濃度有一定關系,洗溫水浴可以加快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分解乳酸的速度,消除疲勞。
相關研究表明,泡澡20分鐘相當于慢跑500米,因此,洗澡也有健身的功效。但溫水浴水溫不是越高越好,否則出汗過多易導致虛脫,應控制水溫在38℃左右。
2.冷水浴——增強抗寒能力
冷水浴可提高抗寒能力,鍛煉血管彈性,是一個“血管體操”。需要提醒的是,冷水浴有一個適應過程,如果一直洗熱水澡,突然洗冷水澡,不僅無益反而會得病。
3.熱冷水浴——保持血管彈性
冷熱水浴可使血管一張一弛,熱脹冷縮,保持血管彈性,這對維持血壓正常,防止發生心血管疾病,很有好處。
來源:新浪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