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本報訊 記者紀美竹報道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今年以來,文圣區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加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人才要素聚集,切實做好區域人才工作。
在項目帶動上下功夫,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文圣區堅持精準引留,多舉措吸引高校畢業生留遼來遼。推進與吉林大學戰略合作,上半年,為吉大應屆畢業生提供228個實踐崗位。舉辦“春暖遼沈·援企護航”2023大美河東幸福文圣春季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310個,參與求職者5000余人,達成就業意向300余人。聯合遼寧建筑職業學院采取“線下招聘會+直播帶崗”的方式,開展以“筑夢校園,職引未來”為主題的“校園招聘月”系列專場雙選會,共有116家企業和相關單位參加,提供310個就業崗位,線上線下共計5萬余人參加,共達成就業意向400余人次,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在創新驅動上做文章,不斷擦亮人才“品牌”亮度。文圣區組織開展了“農業技術人才進鄉村”工作,制定下發了《農業技術人才進鄉村實施方案》。推行集中培訓和分類培訓相結合、普及性培訓和專業性培訓相結合、黨校教室培訓和田間實操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組織舉辦保護性耕作技術和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培訓班。多方面參與、多方式結合,積極組織專家人才深入基層指導,錨定技能培訓,深抓科技裝備、經營體系、成果推廣等方面痛點,凝心聚力,進一步推進新科技使用、新成果推廣、新體系推廣,使培訓更見實效,為文圣區鄉村振興提供智力保障。
在關心關愛上出實效,不斷創優人才發展環境。在5月科技活動周期間,以“熱愛科學 崇尚科學”為主題。文圣區發改局與市科技局、市公安局等單位在萬達廣場門前聯合舉辦“科技活動周”宣傳活動。通過設置咨詢臺、展板展示互動、講解科技政策、發放各類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向過往群眾普及科技政策,宣傳科技知識,讓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普及活動真正惠及于民。志愿者為群眾耐心介紹政府對創辦科技企業、研發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可享受的政策支持,群眾反響熱烈,現場發放科普手冊百余份,受益群眾200余人。
責任編輯:程月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