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部分村子拆遷,整體搬遷入住金葡萄家園小區,村民變居民。如今6年過去了,大圩鎮金葡萄家園小區告別“臟亂差”, 建設成為一個環境優美、鄰里和諧的文明小區。
(資料圖)
作為大圩鎮首個城鄉融合型回遷小區,也是一個容納了7400戶、2.5萬居民的大型小區,金葡萄家園如何走上文明之路?
搭建文明陣地
融入新生活,留住舊鄉愁
6月28日下午,走進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金葡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清涼爽快。在二樓一間名為“百姓影院”的屋內,座無虛席。大屏幕上正上演著廬劇名篇《紅牡丹傳奇》,頭發花白的爺爺奶奶們坐在長板凳上,全神貫注,看得投入。
90歲的姜世萍奶奶就是其中一員。每天下午2點,百姓影院的廬劇展映,成了姜世萍和老姐妹們不約而同的聚會活動?!斑@里開著空調,又有茶水供應,上廁所還方便,我們天天來這里看戲,雷打不動!”姜奶奶精神矍鑠,神采奕奕。
姜世萍原是大圩鎮圩西村人,4年前老房子拆遷,搬到金葡萄家園小區A區。以前住在農村,忙時下田務農,閑時打牌拉呱,如今“洗腳上樓”后,生活空間發生了變化,生活趣味也隨之改變。
“考慮到社區老年人多,百姓影院每天下午播放廬劇,有時候放一些反詐宣傳片、紅色電影,場場爆滿?!贝筵祖傂聲r代文明實踐所工作人員蔣華云說。不僅如此,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娛樂健身、手工活動等活動場所也受到居民們的青睞,每天很熱鬧。
金葡萄文化廣場、青少年活動中心……近年來,大圩鎮傾力打造社區文明實踐場所?!爱斘拿饔辛岁嚨?,群眾開展精神文化活動有了好去處,鄉村文化振興也具備了先行條件。”大圩鎮文明辦主任倪祥說。
新的生活已然開啟,舊日鄉愁還歷歷在目。走進大圩鎮鄉史館,舊時初生嬰兒睡覺的搖窩、人力轉動取水的龍骨水車,計劃經濟時代的糧票、日用工業品購物券……從生產用具到生活用品,50余個老物件直觀立體地展示了大圩鎮的歷史沿革、風俗民情、工農業生產、生活變遷。
大圩鎮鄉史館講解員張田田告訴記者,搬遷時候,很多居民們舍不得丟、又帶不上樓的老物件,都被收集到鄉史館。大家懷念農村生活的時候,就可以來這里轉轉。鄉史館還是大圩鎮青少年活動中心實踐點,為孩子們提供可親、可敬的鄉土知識教育,讓他們憶苦思甜。
“在這里,大圩人的鄉愁得以安放,大圩鎮的文化根脈有處可尋。”張田田說。
加強道德建設
村規變公約,新風撲面來
走進金葡萄家園小區,道路整潔干凈,車輛停放整齊,涼亭、走廊下,居民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下棋聊天,愜意自在,一片祥和。在居民王明球看來,這與“社區道德建設委員會”所做的大量工作分不開。
“剛搬來的時候,大家都不習慣上樓生活,也沒有‘公共區域’這個概念。”王明球回憶,家家戶戶還有田,農具都堆在樓道里;天一放晴,小區就淪為曬被場;花卉看到就摘,垃圾隨手就扔,遛狗還不拴繩……農民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無法在城市延續,舊有的村規民約,也無法適應新的社區生活。
為扎實推進和美小區建設,社區黨總支牽頭成立“社區道德建設委員會”,牽頭開展一系列文明實踐活動,加快城鄉文明融合進程。
于是,一支由社區樓棟黨小組組長、樓長、居民代表、轄區單位代表等組成的草根宣講隊伍“圩美實踐宣講團”開始活躍起來,開展各類文明主題的宣講活動,在潤物細無聲中,逐漸改變居民們的習慣。
“重厚養,簡婚喪,勤為本,儉養德……”為了讓村民們更好消化吸收新編撰的《金葡萄社區居民公約》,社區道德建設委員會還編了“文明鄉俗三字經”,在朗朗上口間,文明新風漸入人心。
不僅如此,社區內還刮起好人風。每次遇上大雪天氣,居民宣在華都會主動拿起鐵鍬帶頭鏟雪,方便大家安全出行;一群“50后”巧手阿姨組成“織愛社”,將自己的手工編織品義賣,籌集善款,愛心幫扶……好人事跡通過宣講一傳二,二傳四,更多的居民加入到做好事的行列中。
為此,金葡萄社區建立了身邊“名人庫”,不斷加大宣傳力度,讓好人好事在社區內口耳相傳,推動了小區居民文明習慣的養成、道德水平的提升。
引導居民自治
居民唱主角,文明靠大家
7月3日晚上7點,白天在自家葡萄園忙碌了一天的倪壽華,剛丟下飯碗,就穿上了背面印有“文明衛士”字樣的背心,與五六名同伴一道,到社區內開始巡邏。
“老大姐,電瓶車不要停放在小區單元門口,堵住了大門,別人進出不方便?!蹦邏廴A遇到一處亂停車現象,上前勸阻。巡查安全隱患、調解鄰里糾紛……“有困難找‘文明衛士’”已經成為金葡萄社區居民的共識。
“文明衛士”是一支由居民自發組建成立的志愿服務隊。2017年,倪壽華一家經過拆遷安置,作為第一批居民,搬進金葡萄社區。“那時候小區很亂,經常有小偷?!睆呢毧嗌钪凶哌^來的倪壽華,格外惜福,他覺得搬進了這么好的房子,更要悉心愛護社區這個“家”。
從此,倪壽華就開始自發地在小區里巡邏,漸漸地,巡邏隊伍從開始的“光桿司令”變成了三人小隊,又逐漸發展壯大。2018年9月,文明衛士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F在,“文明衛士”已經擁有65名核心成員,48名編外成員,共同護衛社區文明。
不僅是文明衛士。在金葡萄家園,13支志愿服務隊、2260余名志愿者活躍在社區的各個角落,不斷提升著文明的水位。
為了增強居民的服務意識,發揚志愿精神,2021年10月,大圩鎮金葡萄社區黨支部建立一套居民自治積分管理體系,開設圩美積分超市。居民每參與一次志愿服務,就獲得相應的積分,可去積分超市兌換小禮品?!拔覀兠繀⒓右淮窝策?,可以獲得2個積分。年底了隊員們就把攢著的積分拿去兌換生活好物。做好事有回饋,大家勁頭更足了?!蹦邏廴A說。
有困難找文明衛士,遇到糾紛就去和美堂屋?!疤梦荨笔莻鹘y鄉村民居中起居會客的地方,大圩鎮創新糾紛調解方式,把居民家的“和美堂屋”變成本樓棟的“公共客廳”,請有矛盾的居民到“和美堂屋”坐坐,調解員的三言兩語間,就和和氣氣地化解了不快。
金葡萄B區13棟樓長陸敏的客廳就掛上了“和美堂屋”的牌子,成為金葡萄社區第一批居民矛盾調解的示范平臺之一?!斑@些年,和美堂屋調解取代了村口吵架,居民們學會了合理表達訴求,和氣協商,化解矛盾?!标懨粽f。
“文明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近年來,大圩鎮不斷建強精神文明的軟硬件,緊緊依靠居民開展基層治理,激發居民的主體意識,共建和美家園?!贝筵祖傸h委書記陳先法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