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報訊9月6日從河北省唐山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唐山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一處罰一告知”的“兩書同達”機制,今年以來,已為1002家企業辦理了信用修復,將1500戶經營者依法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助力經營主體重回發展“快車道”。 據介紹,“兩書同達”即在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時,同步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確保失信主體信用修復告知率達到100%。同時,唐山市完善信用修復“網上辦”機制,辦事群眾在線遞交申請材料,審核材料結束后,修復結果與上級機關網站自動同步,實現企業信用修復“零跑腿”“零見面”“一網通辦”,壓縮信用修復初審時限至1個工作日,便利度和效率大幅提升。 近年來,唐山市聚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這一事關營商環境優化的關鍵領域,充分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效能方面的基礎性作用,促進城市信用建設水平不斷提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唐山市發力事前信用監管,全面推進信用承諾制在市場準入、行政審批等領域應用,對114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35項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組織簽定各類信用承諾書190余萬份,切實為企業和群眾減少辦事環節、提升辦事效率。 該市創新事中信用監管,依托現有信用平臺搭建信用評價監管一體化平臺,將公共信用綜合評價與行業信用評價統一管理,實現信用評價“一網通評”。目前,平臺已歸集各類經營主體信用信息14.9億條,可對全市17.8萬余家企業進行信用評價。依托平臺,市場監管部門推行信用風險分級分類+“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根據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截至6月底,唐山市已開展信用風險分級分類抽查239次,檢查企業4352家,倒逼經營主體守信經營,提高社會治理效能。
□鄧建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