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車輛即將跑出示范區,大規模鋪開。
作者|萬博
理論+路考,自動駕駛車輛做好被“駕考”支配的恐懼了嗎?
(資料圖片)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全球智能網聯商業化創新論壇上,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俞春俊透露,目前公安部正在進行智能網聯汽車運行安全測試評價體系與標準的制定,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智能網聯汽車(L3級以上自動駕駛能力)安全性測試和評價。
測試的科目對應人類駕照考試的四個科目,分為仿真測試、封閉場地、半封閉及開放道路四個環節,能力評價的維度也比較細致,從基本的駕駛能力到通行規則,甚至連文明禮讓這樣的要求也被囊括在內。
與此同時,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標準也有新進展。
早在去年底,工信部即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要求以試點的形式將智能網聯汽車(L3/L4級)納入到產品準入。這次論壇消息顯示,深圳將打響第一槍,相關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地方標準最晚會在年內發布。
“駕照”考試+產品準入,自動駕駛車輛跑出示范區大規模鋪開,就在眼前了。
01
自動駕駛汽車如何“考駕照”?
既然自動駕駛系統運行的基本邏輯是模仿人類駕駛,通過感知、預測、規控再做最后的決策,那相對自動駕駛車輛能力測試,很大程度也是參考人類駕駛員考駕照的方式。
從考試科目來看,自動駕駛安全性測試的科目從易到難分為模擬仿真、封閉道路測試、半封閉道路測試以及公開道路測試,這4個科目其實就是參照駕考的科目一和科目四(理論考試)、科目二(場地測試)以及科目三(道路測試)四個大項目。
其中,模擬仿真主要是對自動駕駛核心算法規則進行測試,封閉道路則可以模擬各種道路場景,考驗自動駕駛系統在典型場景中的駕駛能力。
最后的半公開及公開道路,主要是根據難度的不同,對自動駕駛車輛的環境適應能力進行考察。
一整套考試科目,需要自動駕駛車輛具備5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評價自動駕駛系統能力的5大維度,即基本的駕駛技能、緊急避險、危險預警、通行規則,以及對于自動駕駛系統更高層級的能力要求:文明禮讓。
綜合來看,不管是考試科目的設置,還是評價的維度,最終的導向就是要求自動駕駛系統具備人類駕駛員的基本素質。
另外,這套自動駕駛駕考大綱除了對車輛本身進行測試,同時也對測試道路的條件進行了規定,比如道路本身的條件、交通管制、氣候環境、數字化監控等等都被囊括其中。
其目的,就是打造一個標準化的測試場景,對自動駕駛系統的能力盡可能的做真實的評估。
事實上,這并非是官方層面第一次在自動駕駛能力測試標準上進行嘗試。
早在2018年,北京市交通委就曾聯合公安交管局、市經信委發布了《北京市自動駕駛道路測試能力評估內容與方法(試行)》和《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封閉測試場地技術要求(試行)》,對自動駕駛車輛進行了非常細致的考核標準。
比如,自動駕駛車輛需要完成變道、會車、超車、直角轉彎、坡起等等科目,同時還要考核車輛對道路、標線和交通法規二代認知和遵守能力,整個評估的能力標準,細化下來高達40個項目。
另外,這份駕考大綱還規定進行了分數設置,滿分100,成績超過80分才算是及格,如果出現了交通事故、違反交通規則等情形,直接一票否決,打回去從頭再來。
可以看出,關于自動駕駛車輛安全性測試和評價的政策體系設計,正在地方性試點的基礎上,層級逐漸上升,由多個國家部委聯合進行頂層設計,最終成為一個全國通用性標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