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娃哈哈格瓦斯會成為下一個啤兒茶爽。
2、因為娃哈哈格瓦斯與啤兒茶爽失敗的原因較為相似,包括市場定位模糊、口感不佳以及廣告策略的失敗等。
3、具體如下:市場客戶反映兩者的口感均不佳:娃哈哈格瓦斯與啤兒茶爽的口感從找到的當年的市場調查的資料來看,大部分人覺得怪異,似啤酒非啤酒,似飲料非飲料的味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因此,導致回頭客較少,使娃哈哈格瓦斯啤兒茶爽在市場上銷售起來較難,銷量均不佳。
5、2、市場定位模糊導致飲料主流人群渠道少:娃哈哈啤兒茶爽飲料消費群,青少年是主體,上限45歲,核心消費群往往在35歲以下,主流購物場所是超市、便利店等快消渠道。
6、娃哈哈啤兒茶爽傳播主畫面雖然極盡浪漫,但不快的節奏,異國風情的慢調子,俄羅斯姑娘熱烈風情的面孔,泡沫外溢的產品表現,顯然突出的不是趣味,不是功能,是一種文化。
7、娃哈哈格瓦斯定的首要目標消費群不是在爭取動感娛樂的快消紅海市場人群,而是希望培養挖掘一個成熟穩重較為深沉的增量市場人群,一個男人市場,一個想喝啤酒不能喝或者不想喝必須喝故而需要找替代品的人群。
8、這個人群的主流渠道在餐飲。
9、消費者普遍年齡結構高于飲料人群年齡結構。
10、3、兩者的品類歸因失敗:娃哈哈渠道優勢在快消,格瓦斯產品也是飲料,表現手法卻趨向于餐飲終端,需要啤酒替代品的男人人群,這就形成了從消費者到渠道的雙重錯位,好比南轅北轍——盡管因為地球是圓的,只要走下去終究也能到目的地,但無疑是費時費力了。
11、娃哈哈格瓦斯“非一般液體面包”的定位策略表面上與啤兒茶爽定位“非可樂”的策略如出一轍。
12、但啤兒茶爽定位“非可樂”,能從可樂市場分一杯羹,娃哈哈格瓦斯卻很難從啤酒市場挖一勺湯。
13、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二者同形。
14、如果飲料個體性消費較強,啤酒等酒水產品則交互性或者說群體性消費才是本質。
15、因此,就算酒水受到限制,但消費者絕不會把格瓦斯當作啤酒消費。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