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交界,寬闊的潮白河上,一座大橋正在興建,這就是廠通路潮白河大橋,兩岸的居民更習慣叫它“廠通橋”。跨省的上班族對它的建成通車翹首以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記者在施工工地看到,主橋梁已經在河面上相交,塔吊正忙著吊裝一塊塊橋梁材料,兩岸工地一片熱火朝天。
廠通路潮白河大橋是京冀協同中路網建設的重要一環。大橋全長1631.5米,設計時速為60公里,主橋斷面寬39米,雙向六車道。大橋一側的潮白河西岸植被茂密,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河東岸高樓林立、居民聚集,是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
連接京冀的廠通路潮白河大橋正在建設中。 黎振平攝
今年5月初,潮白河大橋建設迎來了主橋北京段26號墩和河北段27號墩“交界墩”的同步施工。這次“牽手”讓不少京冀兩地居民直呼“有盼頭了!”待大橋竣工通車后,從大廠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的距離將縮短為約4公里,“跨省上班族”想要到副中心上班、逛街、坐地鐵去北京各區,將不再繞遠。
“真是盼了好多年,去年年底終于開工了!很期待明年正式通車。”對大橋的建設進度,大廠居民魏廣平如數家珍,每一個建設節點,魏廣平都會密切關注并且分享給自己的鄰居、好友,將喜悅帶給更多人。
和老通州人聊起十多年前的大廠,提及最多的就是“荒涼”“陌生”。那時除了大廠縣城人氣足,其余大片都是村莊、農田和荒地,鮮有北京市民、游客會想過河看一看。時至今日,大廠建起了大型社區、引來了產業、拓寬了道路、新建了公園、聚起了人氣,但友誼大橋仍是居民進京的唯一通道,“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被詬病了很多年。
“一到節假日,大橋上就會堵車,車流量大的時候,排隊得一、兩個小時。”對在海淀上班的大廠居民范相平來說,通勤一直是個煩惱,拼車只能繞遠走個“C”字形跨過友誼大橋,然后再穿越農村公路或河堤,路況不好,車跑不起來。
和范相平一樣的跨省上班族不在少數,很多人首選從潞城乘地鐵進北京城區。“現在,雖說友誼大橋仍是‘唯一’,但大家伙兒心里卻敞亮了很多。潮白河大橋通車指日可待,有盼頭了。到時候不僅不用繞遠,還能為友誼大橋的擁堵分流,北京離我們更近了。”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目前與河北廊坊“北三縣”之間的連通路已達10條,一體化交通體系正在加速形成,未來還將有姚家園路東延、石小路、通寶路等多條跨界道路惠及沿線居民。通勤人員的出行選擇越來越多,京津冀區域內的產業協作、發展要素流通共享等也有了堅實的交通基礎。
來源:北京日報 | 實習記者 張佳琪
流程編輯:U016
版權說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站上的文字、圖片、圖表、漫畫、視頻等內容。
未經許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網站著作權及相關權益的行為,本網站將追究法律責任。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