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博客 > 正文

      環球今日訊!710分選了北大心理學,8年后后悔了嗎

      2023-07-01 07:14:36    出處:灼見

      Jun.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0

      灼見(ID:penetratingview)

      希望你選擇的時候是因為愛,而不是因為恐懼。

      作者 | 王佳萌

      來源 | 春萌心理

      最近,又到了高考后選專業的季節,不知不覺距離當時報北大心理學已經8年了。

      8年里,我在北大讀完了心理學本碩,成為了心理咨詢師。

      這次想嘗試從一個沒有過去多久的“過來人”的角度去寫寫真實的心理學到底學些什么,而選擇心理學的8年后,我的感受和體驗又是什么樣的。

      希望不該跳坑的小朋友們別跳坑,還是愿意跳的,那就祝你跳得愉快啦!

      01

      本科讀心理學到底學什么?

      能學心理咨詢嗎?

      上大學之前,我對心理學的想象其實和一般大眾差不多,覺得心理學能了解人的內心,也能做咨詢幫助他人,好像既有趣又有意義。

      對于具體要學什么、怎么學,幾乎沒有概念。

      上大學真正學了心理學才發現,雖然招生時只招理科生 (現在似乎文科生也招了),但心理學真是個和想象中不太一樣的文理兼修的學科。

      文要背誦數萬字的《心理學與生活》考驗記憶力,理要學習高數線代物理和重中之重的心理統計。進要直接提刀解剖大鼠的腦子 (沒想到吧),退要對人類大腦的各個分區和功能滾瓜爛熟……如果你要學心理學中偏基礎研究的認知科學方向,那么恭喜你,你還會成為一個熟練的碼農!

      總之,本科階段學心理學,最終是學了一大堆統計,背誦了一大堆關于腦子的知識…… 想象中的學習心理咨詢去幫助別人,在本科階段的課程里是基本不存在的!讀研選了臨床心理學方向才能安排上。

      所以,假如你想學心理學是因為對心理咨詢感興趣,那本科階段有可能會比較煎熬。

      那本科階段的心理學到底是啥樣呢?我個人感覺一句話概括就是, 關于人類心理的任何假設都不能直接觀察歸納總結,而應當做個實驗然后通過統計來進行檢驗。做實驗和統計這兩個元素,很大程度上區分了大眾想象中的心理學和我們在高校實際學習的心理學。

      上大學之前我完全沒有概念“統計”是個什么東西,以為心理學全憑心理學家一張嘴叨叨。學了心理學才發現,當下的心理學真的離不開統計。 如果你不能接受實驗+統計的邏輯,選擇心理學作為專業可能會相當失望。

      這個實驗+統計的邏輯具體是什么樣呢?比如,如果想證明多鼓勵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表現,學心理以前我可能覺得,在某次考試前鼓勵一下學生,這次考試比上一次考得好,不就可以推理出這個結論了嗎?但實際上,心理學研究要得出一個結論可沒這么簡單。

      概括來講,如果想驗證這樣一個假設,你需要進行嚴格的實驗,招募至少數十位學生作為被試,把他們隨機分配成兩組,對其中一半,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實驗組”進行“標準化”的鼓勵。

      標準化意味著你要給實驗組的每一個人在同樣的時間點說同樣的話,比如“你很棒棒”,具體的措辭針對每一個人一點都不能改。然后,再讓他們去參與標準化的一模一樣的考試,最后利用統計去對比兩組人的成績。

      (延伸閱讀:《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大一時候的課程教材,看完可以大概理解高校里的心理學在干啥。)

      這樣一個過程能得出統計上有意義的結論,但容易脫離真實的生活情境。

      我個人感覺, 在大學里做心理學科研會遇到這樣的價值觀沖突,因為很多人一開始選擇心理學是因為對深入了解人心感興趣,但最后發現,做心理學科研需要把活生生的豐富有深度的人變成標準化的一模一樣的被試,忽略每個人的個性,對他們進行標準化的一模一樣的干預,最后得到一個個數字。

      你不是真正在和人互動,實際上你在和抽象的數字互動。

      為了得到統計上有意義的結果,心理學科研只能這樣做,但在這個過程里,的確失去了對每一個個體獨特性的關注。如果你選擇心理學專業是為了成為心理咨詢師,那這種價值觀上的沖突會尤為明顯。

      在心理咨詢中我們很多時候希望深入、全面地去了解來訪者的方方面面,針對每一個獨特的個體具體去思考此時此刻怎么干預可能最有幫助,而針對個體量身打造的咨詢方式是很難被標準化的。

      心理咨詢對于某個個體的療效也很難用科學的方式去證明,比如假設咨詢師和一個來訪者工作了幾年,ta的生活比剛開始咨詢時更幸福了,但咨詢的影響在其中能占多少呢?有沒有可能不做咨詢ta也照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更成熟呢?某句干預說出來是否真的就比沒說要強呢?這都是無法在個體身上被證明的。

      而無法證明不能拿來發論文的東西,在當今的心理學領域,會被貶低為“不科學”。這也導致能培養咨詢師但難以產出文章的臨床心理學專業在心理學院內部容易被邊緣化,較難得到經費等資源。

      所以,如果抱著想學心理咨詢的愿望來念心理學本科,還有一重打擊會是,哇哦,怎么心理咨詢方向好像……在心理學內部鄙視鏈的底端……?

      不過,學心理學在本科階段根本學不到什么心理咨詢,基本都是在學怎么搞科研,所以這種價值觀上的沖突也不會那么嚴重。如果到碩士階段選擇臨床心理學方向,作為咨詢師的價值觀和作為科研工作者的價值觀可能會打架比較厲害。

      02

      學完心理學就業怎么樣呢?

      能做心理咨詢嗎?

      就業情況用三個字概括當然就是 不太好!北大都不太好,那別的高校推測可能更堪憂。所以如果在經濟和就業上確實存在比較大的現實壓力,我強烈建議還是慎選心理學,就業難,薪資基本是普通甚至偏低的水平。

      根據我對周邊小伙伴的不全面的人類觀察,心理學本科畢業就業的同學很少。一方面很多人覺得只念本科不夠,另一方面其實大家也都感慨說,本科學心理的確學了很多東西,但似乎沒有能直接應用到工作中的扎實的技能。 (不過這一點我不太確定是不是很多專業其實都是這樣)

      本科畢業后大部分同學會讀碩士或博士深造,有些人可能轉行念別的專業比如金融、CS,一些人繼續念心理學。在碩博階段,一些高校開設了臨床和咨詢心理學方向的項目,想當心理咨詢師的同志們終于可以得償所愿了!

      心理學碩士畢業后,周圍小伙伴就業去處基本就是這三種:教育系統 (高校、中小學)、互聯網、自(ling)由(huo)職(jiu)業(ye) (類似像我這樣的心理咨詢師)。 當然也有考公或者轉行的選項,但因為這些基本和心理學不對口,就不說了。

      也有同學畢業后會去醫院進行心理測評和心理治療,這也算是比較對口的去處,但是純心理學背景去到醫院的話,說實話在醫院的位置會相對比較邊緣。

      互聯網一般是組織管理方向的同學去得比較多,我學的是做心理咨詢的臨床方向,不是特別了解互聯網就業的情況,但是去互聯網的同學們肯定收入是相對高一些的。

      對于臨床方向也就是學心理咨詢的同學們而言,如果要找一份全職工作,一般大家會盡量進入教育系統,做高校或者中小學的心理老師,工資會偏低 (私立學校除外),但是比較穩定。不過近幾年呢,明顯感覺心理學畢業生因為擴招而越來越多,然而高校的心理老師崗位逐漸占滿了。坑沒變多蘿卜卻多了,進高校也變得非常卷。另一方面,教育系統里的心理老師在咨詢以外需要做很多行政工作,真正能投入心理咨詢的臨床工作的時間有時候非常少,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專業發展。因此也有一些最初進入教育系統的同儕選擇退出成為自由職業者。

      那自由職業心理咨詢師的生活又怎么樣呢?其實也是挑戰重重,收入不穩定、初期入不敷出……各種各樣的困難,可以單獨寫一篇文章了。 網絡上傳播的那些“無門檻成為心理咨詢師享受高薪多少多少萬”,純屬是割韭菜騙人的,萬萬不要相信哈。

      成為自由職業的咨詢師,工作內容會變得比較純粹,主要就是做心理咨詢。但是對于很多咨詢師同儕來說,自由職業意味著要從0學習如何讓來訪者認識自己,如何搞自媒體。做自媒體對于心理咨詢師來說還是非常有挑戰性的,做自媒體需要努力為自己吸引流量得到曝光,甚至有時候要搞一些夸張的噱頭 (比如我給文章起了這樣的標題……),這些做法其實和心理動力學咨詢師習慣的中立、節制、匿名的態度很沖突。

      面對這樣的沖突,一些同儕選擇優先保護自己的匿名性,通過多入駐機構來找到來訪者,也有一些同儕堅持嘗試運營自媒體,在專業工作的態度要求和自媒體宣傳的需要之間尋找平衡。而我也在這樣一個尋找平衡的過程中,所以其實發這篇文章之前還是蠻糾結的,總覺得自我暴露有點多了,也許以后會刪掉,不過現在還是很想把這些內容分享出來。

      為啥非要分享出來呢,還是希望發出一些看起來比較俗套的呼吁。

      03

      希望你選擇的時候是因為愛,

      而不是因為恐懼

      8年過去,現在回看當初我自己,包括周圍的朋友同學們選專業的過程,我會感覺,很多人選專業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恐懼。當然這種恐懼不一定是當事人自己的恐懼,很可能是家長傳遞過來的恐懼。

      比如在我填志愿堅持選擇心理學的時候,周圍一直有很多類似這樣的聲音:選心理學以后能找到工作嗎?分數那么高干嘛不選就業容易賺錢多的金融或者經濟呢?理想不能當飯吃,以后就業的時候你就哭吧,鐵定會后悔的!

      這些說法一度讓我非常害怕, 但我始終覺得學自己不喜歡也不擅長的東西會更痛苦,最終還是鐵了心報了心理學。現在回想起來,當然這些說法都有道理,學心理學就業真的很難,但是這些說法全都在暗示一種態度,就是你的愛是不重要的,而就業困難帶來的恐懼是如此巨大的,你的愛在恐懼面前不值一提,你應該圍繞著這些恐懼去安排你的一生。

      這其實是很可怕的態度,但很多時候我們不知不覺就認同了這樣的態度,會這樣去思考,也會下意識地這樣去行動。

      在我學心理學的過程中,也有不少時刻我確實險些被恐懼支配而想往別的所謂更“現實”的路上走,在這些時候,是周圍了解我的朋友和過去那個堅定的自己支持和鼓勵我走下去,最終踉踉蹌蹌走到這里。 8年過去了,雖然有艱難的時候,但我一點都不后悔。

      “不完美,也不差。我也才剛剛開始。”

      當我們只因恐懼而做出選擇,我們可能在路上跑得飛快,但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只知道要盡量逃離身后貌似巨大的陰影。有時候跑得好辛苦,最終繞回了原地,或者到了根本不想去的地方。而我們愛的東西,才會真正在前方指引我們的方向。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完全免于恐懼,只考慮熱愛而不考慮現實,也確實容易跳坑。 只是希望在大家的人生里,除了恐懼帶來的黑暗以外,都能有愛在某個地方閃閃發光。請注視它、守護它、珍惜它,就像珍惜你自己一樣。

      祝你擁有很多很多愛!

      — THE END —

      ? 本文選自春萌心理,作者:王佳萌。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 照這樣下去,張雪峰恐怕真離被搞不遠了

      ?? 央視怒贊!被失憶父母趕出家門,兒子假裝鄰居、斗智斗勇,網友:笑著笑著就哭了

      ?? 高考成績揭曉:無論孩子考得好不好,ta都是來報恩的

      ?? “敬禮娃娃”郎錚637分!已收到北大邀請!懂得感恩的孩子,未來一定了不起!

      ?? 他倆居然是夫妻!29歲獲雙料影后,《人生之路》演“瘋女人”再度爆火,丈夫是知名老戲骨

      關鍵詞:

      消費
      產業
      環球看點!安居樂業txt by大刀滟_安居樂業by大刀滟txt下載 想必現在有很多小伙伴對于安居樂業by大刀滟txt下載方面的知識都比較想
      樓上拖把滴水引矛盾?永和街網格員及時參與化解 近日,永和街禾豐社區網格員盧小慧在網格內開展日常巡查時,聽見布嶺新
      觀熱點:咱大A股,今天教胡錫進做人了? 咱大A股,今天教胡錫進做人了?,a股,股民,證券,股票,軍訓,軍校,記者,胡
      基金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 处破女第一次亚洲18分钟|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苏妲己|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