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蒲松齡《屠戶吹狼》白話釋義:有一個屠戶,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緊緊地追趕著。
2、路旁有個農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進去趴在里面。
(資料圖)
3、兇惡的狼從苫房的草簾中伸進一只爪子,于是屠戶急忙捉住狼爪,不讓它離開。
4、但是沒有想到辦法可以殺死它,只有一把不滿一寸長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豬的方法往里吹氣。
5、(屠戶)用力吹了一陣兒,覺得狼不怎么動了,才用繩子把狼腿綁起來。
6、出去一看,只見狼渾身膨脹,就像一頭牛。
7、四條腿直挺挺地不能彎曲,張著嘴也無法閉上。
8、屠戶就把它背回去了。
9、(如果)不是屠戶,誰有這個辦法呢?這三件事情都發生在屠戶身上;那么屠戶的殘忍,用到殺狼上也是可以的。
10、原文:一屠暮行,為狼所逼。
11、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奔入伏焉。
12、狼自苫中探爪入。
13、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顧無計可以死之。
14、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15、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
16、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
17、遂負之以歸。
18、非屠,烏能作此謀也!三事皆出于屠;則屠人之殘暴,殺狼亦可用也。
19、擴展資料寫作背景:蒲松齡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20、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
21、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22、抨擊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
23、作為科舉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齡在這方面很有發言權,《葉生》《司文郎》《于去惡》《王子安》等都是這類名篇。
24、蒲松齡出生于書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舉入仕,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
25、他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
26、據說,蒲松齡曾為了搜集素材,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一個故事代替茶錢。
27、借助這個方法,蒲松齡搜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經過整理、加工過后,他都將其收錄到了《聊齋志異》中。
28、據清人筆記《三借廬筆談》記載:蒲松齡每晨起就在大道邊鋪席于地,并擺設煙茶,坐待過往行人,以搜集奇聞異事。
29、每聽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飾潤色。
30、 康熙元年(1662),蒲松齡22歲時開始撰寫狐鬼故事。
31、康熙十八年春,40歲的蒲松齡初次將手稿集結成書,名為《聊齋志異》,南高珩作序。
32、此后屢有增補。
33、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該書還有少量補作。
34、《聊齋志異》的寫作歷時四十余年,傾注了蒲松齡大半生精力。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