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2023中國新電商大會上發布的《2023本地即時電商發展報告》指出,預計到2030年,我國即時電商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1.8萬億元。同時,結合即時電商的發展速度,屆時即時配送行業的訂單規模預計會超過2000億件,趕上快遞行業的業務量級。
在“萬物到家”時代背景下,消費者的“即買即送”需求持續猛增。即時配送行業連通本地消費,成為了買賣雙方共同的選擇和依賴,也逐漸成為和快遞行業同等重要的社會基礎設施。
相比傳統快遞一般2-5天的收貨時間,即時配送采用“點對點”配送,最快半小時就能送達的高效率,能給人帶來穩穩的安全感。而且即時配送能提供更多非標服務,甚至是專屬定制,也能滿足商家和消費者的多元需求。
例如手機行業做新品首發,依托于直營門店網絡+同城即配服務,實現了“下單小時達”體驗。另外在常見的消費品類,例如酒水、生活百貨,年輕人臨時起意的消費,如果覺得下樓買不到,那必然會選擇O2O服務,而不會選擇等上至少一兩天快遞的傳統網購。
而對商家來說,即時配送不僅提供了高效的配送服務,也帶來了顯著的業績增量。眾所周知,線下零售商家地理空間輻射范圍有限,越往外擴展,吸引力越低。而基于“本地門店+即時配送”模式,實體門店可以順勢擴大自己的經營半徑和用戶規模。
本地平臺、線下商家、消費者,三方角色被即配服務鏈接到了一起,“即時零售+即時配送”的模式盤活了本地供給,實現了各方受益局面。
而在本地生活市場發揮核心作用,也讓即時配送成為當下最具確定性、有前景的行業。以主打“獨立第三方即配平臺”的順豐同城來舉例,其2022年報交出了“營收破百億元大關,毛利同比增長超3倍”的成績,實現穩步向好發展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本地消費市場的爆發,其中非餐飲收入同比增長超29%,反映了業界的高發展空間和水平。
近年來,本地電商領域流量多極化趨勢明顯。抖音、微信等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小程序、直播帶貨、短視頻等新業務模式帶來更多訂單增量,也催生了不同即配平臺間的差異化競爭。在無商流捆綁負擔的背景下,順豐同城能承接微信、抖音等諸多輕資產模式、無自建配送的流量平臺需求,而且第三方即配廣泛覆蓋同城零售、近場電商及近場服務等全場景,還可定制更具個性化性的品類配送方案,讓服務不止于“送”,更要“好”。
此外,在訂單管理和運力調度方面,順豐同城充分應用大數據、AI技術和彈性運力網絡,動態靈活地實現調度融合及運力融合。采用“駐店運力+商圈運力+全城運力”相結合的多元運力模式打造彈性運力底盤,并通過無人機、“二輪+四輪”、騎士的三方運力建構了“天地人”運力網,最大化保證履約時效。
未來,隨著即時配送規模超過快遞行業指日可待,以順豐同城為代表的第三方即配平臺,也將有望憑借在運力、定制化服務、訂單管理、無流量捆綁等方面的優勢承擔更重要的基礎設施角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