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引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干部考核評價是干部管理的基礎性工作。要用好干部考核評價的標尺,發揮其指揮棒、風向標和助推器作用,引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干出經得起歷史、人民和實踐檢驗的實績。
把準“政治標尺”。政治標準是衡量能者、優者的第一標尺。首關不過,余關莫論。要把緊把嚴政治標準“硬杠杠”,聚焦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細化政治要求,針對不同崗位、不同類別的干部列出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具化量化政治素質考核評價指標設置,將政治素質“大概念”實化為干部考核“微操作”,增強政治素質考核的實操性。要堅持平時考核與定期考核、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組織評價與群眾評議、共性指標與個性指標相結合,把講政治貫穿干部工作學習生活的各方面、全過程,把一貫表現和一時表現甄別清楚,切實將政治上的“兩面人”識別出來、擋在門外,保證考核評價出來的干部政治上合格、素質上過硬。
善用“民心標尺”。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工作好與差,群眾最有發言權。要突出群眾在考核評價中的重要地位,堅持將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果、參與改革發展成效、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用群眾公認評價干部工作能力和業績。要堅持把群眾的“好差評”作為干部的“正衣鏡”、把民心的“冷暖度”當作政績的“度量衡”,堅持多到一線蹲點、多看具體事、多聽群眾言,多角度全方位甄別干得怎么樣、干成什么事,在傾聽民聲、收集民意中,精準描繪好干部立體畫像,把群眾心目中的“老黃牛”“孺子牛”“拓荒牛”考量發現出來。
用好“實績標尺”。工作實績是考核一個干部的客觀標準,也是干部德才的客觀反映。要強化以“實績論英雄”的導向,善于破解“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難題,為干事者鼓勁、為優秀者正名,為實干者兜底,為擔當者“撐傘”,大力營造尚實干、勇作為、敢擔當的良好氛圍,激勵干部敢接“燙手的山芋”、能啃“最硬的骨頭”,將自己的履職清單變成群眾的幸福賬單。要用好干部考核評價成績單,讓干部考核評價由軟指標變成硬杠杠,使政治堅定、奮發有為、實績突出的干部有榮譽、有舞臺,讓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的干部沒位子、摘帽子,實現“用一名干部樹一面旗”“用一名干部暖一片心”。
(作者單位:北京市西城區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甘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