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臨汾9月8日消息(記者張潔 通訊員王宗 朱維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當代青年,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把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扛在肩上。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侯馬電務段沁水車間副主任單博樂憑著對工作的熱忱,愛崗敬業、甘于奉獻,永遠沖在急難險重任務的最前面。
【資料圖】
“調度命令83218,駐站聯絡員、現場防護員是否到位?”9月6日8時許,“天窗”命令一下達,單博樂便手持聯絡電臺,抓緊聯系工作人員進入作業狀態。此時此刻,他正組織開展晉煤外運通道侯月線沁水站電務設備維修作業。
季節交替,晝夜溫差大,給鐵路設備性能帶來安全風險。為保障能源通道安全運輸,太原局集團公司相關單位正加強設備安全維護,確保設備安全穩定。
“今天兩個小時作業時間,雨后泥濘路滑,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上道前,單博樂一如既往地強調著安全注意事項。沁水地屬中條山脈,山勢陡峭、道路崎嶇,不久前又下了一場大雨,山路滿是泥濘。單博樂走在前面一邊觀察雨后設備狀態,一邊提醒職工注意路況。
當日作業的主要任務是對6組道岔進行設備維修。他們三人一組,一人在檢修記錄本上登記,另外兩人仔細查看每一個零部件的情況。只見朱康跟隨道岔轉動的節奏,把十字夾板卡在尖軌與基本軌之間。劉冠棋邊看萬用表,邊調整零部件,保證電壓電流達到標準數值。
“單主任,5號道岔定位到反位曲線不平滑。”測試完道岔機械性能后,對講機里傳來室內防護員許臨徽的聲音。單博樂快步來到5號道岔處,用油泥鏟鏟除滑床板上的泥沙油垢,再用毛刷將刮出的泥垢清掃干凈。完畢后,他扯下一小塊棉紗,用長嘴鉗夾住,伸進道岔鎖鉤的鉤縫中進行擦拭。
今年35歲的單博樂因長年工作于生產一線,雖皮膚曬得黝黑、體態偏胖,但工作中他總會拿出與外貌不相符的細致,總能在站場上看到他健步如飛的身影穿梭在電務設備間,認真盯控每一項作業,確保每一處安全。
“單主任,3號道岔轉轍機內接點環有傷痕,需要更換。”9時許,聽到對講機里傳來作業人員的聲音,單博樂立即起身往那邊趕。“我包里有備用接點環,準備好專用工具,我馬上過去。”來到設備處,他立即開始檢查設備情況,帶領職工迅速更換備品,經復查試驗后,設備曲線恢復正常。僅一會兒的工夫,汗水就已浸透單博樂的衣衫。
臨近“天窗”結束,單博樂又馬不停蹄在各小組間奔波,檢查設備恢復情況。“大家再復查一遍設備,室內人員監測設備曲線是否良好。”作業結束,回到車間的單博樂又開始問題匯總,準備召開“天窗”總結會。
作為一名大學畢業年輕的中層干部,單博樂善于總結工作經驗,改進工作方法。針對集中修施工中脫桿搗固作業,他詳細制定了作業流程圖,明晰了脫桿搗固注意事項。此外,他還針對道岔桿件上的橢圓形螺母不好拆裝的問題,改進制作了道岔桿件橢圓形套筒,極大提升了作業效率。
自入路后,單博樂便一直工作在侯月線,他用對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和一絲不茍的態度,保障著侯月線電務設備的安全穩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