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李建斌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婕
9月6日至8日,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以下簡稱“太原論壇”)舉行。3000多名國內外能源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山西太原,圍繞“智慧能源 綠色共贏”主題,共謀能源綠色低碳創新之路,共商能源智慧發展之策。自2016年設立以來,太原論壇已成功舉行六屆,共舉辦主題論壇80余場,已逐步成為國際能源領域的高端對話平臺、科技成果發布平臺和國際合作對接平臺。
(相關資料圖)
本屆太原論壇由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學技術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能源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論壇期間,開幕式暨高峰論壇、4場國際會議、11場平行論壇、2場山西特色活動陸續舉行。
高峰論壇上,各方嘉賓代表通過現場演講和視頻演講,圍繞能源低碳發展主題展開交流。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演講中表示,希望參會各方充分交流能源轉型和氣候行動最佳實踐,發掘部門、地方、企業、智庫間合作機遇,為全球氣候治理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
與會嘉賓指出,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長了近四分之一,太陽能光伏增長了40%,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了55%。同時,2022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如今全球新能源加速發展,全球清潔能源轉型需要各國加強合作。2021年至2022年,全球新投入運營的陸上風力發電項目發電成本下降了5%,與此同時,2022年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發電成本同比下降了3%。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連續幾年下降,離不開中國作出的貢獻。
當前,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生產供應系統,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已突破13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的48.8%,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等產品產量占全球的70%,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中國正以實際行動持續推進能源低碳發展取得重要成效。
提高能源供給體系質量效益、構建清潔低碳用能模式、推進能源科技創新、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擴大能源對外開放……太原論壇山西能源革命成果和案例發布會上,山西向世界展示了能源革命樣板,分享能源轉型智慧方案。
山西取得了煤炭產量連續3年全國第一,外送電量全國第二,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接近30%,氫能、甲醇開發利用步伐加快等多方面的優異成績。作為全國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山西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技術、高效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持續明顯下降。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副司長陳雷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牽頭建立了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協調機制,為全國能源改革發展在清潔能源轉型領域、電力市場建設領域、能源科技進步領域、能源企業聯合重組領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探索示范。
據介紹,山西將以“雙碳”目標為牽引,謀劃一批開拓性改革,深化一批關鍵性舉措,打造一批在全國具有示范效應的標志性項目,形成一批為全國探路示范的引領性改革,不斷深化拓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內涵,加快能源改革試點向縱深推進,走出一條具有山西特色的能源低碳發展之路。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9日 0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