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種麥正當時,主要表達的是種植小麥的三個時節(jié),在秋的時候種的話太早了,而在霜降種又遲了。寒露時節(jié)來種植小麥就剛剛好,正是時候。這句諺語的應用的范圍是在華北南部地區(qū),也就是黃河流域以南的河南、安徽等地區(qū)。
由于我國的地域遼闊,在不同地區(qū)的氣候情況也是不同的,因此各地播種麥子的時間早晚也是有所區(qū)別的,所以各地所流傳的俗語、農(nóng)諺也是有所不同的。
【資料圖】
1.豎蛋
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2.祭月
自古以來,秋分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現(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祭月節(jié)”而來。據(jù)考證,最初“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nóng)歷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jié)”由“秋分”調(diào)至中秋。
3.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qū),昔日四邑(現(xiàn)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zhèn)的謝姓,秋分時節(jié)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覓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篙”。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秋菜是嫩綠的、細細的,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至秋,人們祈求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秋分不吃什么1.不吃生姜
生姜屬于辛辣燥熱之物,食用過后會加重秋燥對身體的損害,而且還很容易上火,所以從古至今都有一年之內(nèi)秋不食姜的說法。
2.不吃西瓜
西瓜汁水多,甜甜的,深受人們喜愛,可惜瓜也是寒性的,秋分后氣溫逐漸下降,吃多了西瓜傷身體,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身體虛弱不宜吃。
3.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秋分時節(jié)溫差變化大,因此人很容易秋燥上火,所以飲食上要少辛多酸,像生姜、辣椒這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就要少吃,以免引起上火等癥狀,這個時候也是秋收的大好時節(jié),這個季節(jié)可以多吃點兒時令果蔬,像獼猴桃,葡萄,蓮藕,梨,蘋果,茭白,石榴和大棗,這些食物都有著很好的營養(yǎng)價值,也特別適合秋季。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