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大熱天干完農活,回家首先痛痛快快地沖個澡,可舒服了。”9月7日下午5點多,從地里干完農活回家的劉應萬,拿著毛巾和換洗衣服,在衛生間沖起了熱水澡。劉應萬是重慶市彭水縣三義鄉蓮花村村民,是兩年前從數十公里的虎頭崖搬來蓮花村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的家戶主。
2020年1月,筆者見證了虎頭崖58戶農戶的喬遷之喜。兩年多過去了,現在這些高山移民生活怎么樣,筆者再次走進蓮花村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
“在虎頭崖時,別說洗澡,人畜飲水都很困難。”劉應萬用電吹風吹頭發時與筆者聊了起來。還記得,全村人畜飲水,全靠人力到2公里外的苦水凼挑。牲口養得多的人家要一個壯勞力跳水才行,大熱天一挑水只夠一頭牛喝。那時,挑水占據了每家大量勞力,遇到天干排隊等水的時間更長。
由于蓮花村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村民家增加了大量的電器,許多家庭辦起了小微企業,高峰時段電壓偏低。為了改善蓮花村的電能質量,國網彭水供電公司再投資600多萬元,對10千伏普三線進行了改造,新建10千伏線路公里,改建千伏線路公里,增容兩臺總容量375千伏安的變壓器,徹底改善了蓮花村電壓質量。現在,全村58戶人家,每戶家里都有清泉涌出。不僅人畜飲水不用擔心,生產用水也得到了保障。
“電力給村里帶來的福利不僅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還助力了村微企的發展。”蓮花村黨支部書記的李永灨介紹,電穩定了,村里17家微企都能正常生產,供電公司還在蓮花文化廣場邊安裝了3個充電樁,有幾家村民已經換了電動汽車。
幾年前向李永灨借騎摩托車的劉應萬,如今家中有了一輛小轎車。當下,他已準備了30多萬的存款,計劃明年在縣城買一套商品房,讓小孩進城讀書。
“家里的錢,主要是靠搞養殖、種烤煙掙來的。”劉應萬說,因為村里有優質可靠的電力,他先后購置了鋼磨、豬草機等機械。靠著這些機械,他家每年單牛就要養10多頭。
電烤房在村里全面建起后,他每年都要種10多畝烤煙,“用電的事我們一點也不操心,一年下來,收入無論如何都有20多萬元。”劉應萬對現在的生活很是滿意。
責任編輯:高慧君
校對:于彤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