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正在以空前的速度重塑全球商業版圖。傳統的云化、信息化已成為歷史舞臺的背景,一個由AI深度驅動、無處不在的新型商業世界正在快速生成。
對全球成長型企業而言,這意味著挑戰與機遇的疊加:生產力的范式被重新定義,組織進化的速度決定未來高度。
在2025用友全球商業創新大會上,用友網絡高級副總裁兼企業BG總裁徐洋,以“One AI-World, One YonSuite”為題發表主題演講,這不僅是YonSuite品牌戰略的全新升級,更是一次對未來企業生產力革命的深刻預言,為成長型企業提供了穿越變革迷霧的清晰航向。
洞見:所有企業都是創新企業
徐洋指出,一個新的全球商業趨勢正在顯現:創新已不再是互聯網公司或科技企業的“專屬標簽”。無論行業屬性、規模大小,企業都在被推向創新前沿。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制造業、軍工企業、國有企業等領域相對保守,不會率先擁抱公有云、微服務架構或AI技術。然而,在AI的強勁驅動下,這一格局被迅速打破。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主動應用前沿技術,并從局部優化邁向系統性重構。
這一轉變揭示了一個新時代命題:今天,所有企業都是創新企業。 它們的目標已不再局限于提升局部效率,而是通過AI的力量,重構業務模式與管理方式,塑造新的增長引擎。
這種自下而上的創新需求,與用友的全球化2.0戰略,以及AI在企業落地的方向高度契合,這也成為“One AI-World, One YonSuite”品牌升級的戰略基石:AI驅動的世界,成長型企業就用YonSuite!
其中,“AI-World”象征著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的智能商業世界;“One YonSuite”則體現了一體化(All-in-One)的核心理念:一個平臺、一個底座、一套系統,貫穿企業的全業務、全流程、全場景。其使命是為成長型企業提供一個簡單、易用且功能強大的數智化引擎。
進階:企業AI應用的“三級跳”
徐洋指出,要理解AI在企業中的真正價值,必須看清它的演進路徑。AI在企業中的落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從“點”到“線”,再到“面”的進階過程。
點:單領域、單智能體的點狀應用這是AI應用的起點,也是當下大多數企業的現實。AI往往以問答機器人、智能客服、知識庫檢索等形態出現,解決的是某個具體場景的效率問題。
徐洋強調:“如果AI只是停留在問答和檢索,它永遠只是一個點,解決不了企業的系統性問題。”然而,這種碎片化應用缺乏閉環,難以與核心流程深度融合,數據價值無法釋放,ROI(投資回報率)也不清晰。
線:多領域、多智能體的一體化應用當AI從“點”走向“線”,它便不再是孤立的工具,而是能夠主動嵌入流程的智能體(AI Agent)。
以YonSuite“銷售教練”為例,企業可以把多年沉淀的業務流程與銷售方法論融入智能體中,讓AI從被動響應變為主動驅動。它能自動分析客戶數據、識別商機、生成銷售方案、預測趨勢,甚至參與客戶溝通,實現端到端的業務提升。“當AI成為智能體,它就不再是工具,而是企業流程中的驅動力。” 徐洋如是說。
面:全場景、超級智能體的體系化應用這是AI應用的終極形態。未來,AI將突破部門與組織的邊界,多個智能體協同合作,構建一個“AI組織”,驅動復雜任務的完成。比如,一個“智能項目組織”可以同時調動設計、采購、生產、營銷等智能體,貫通從產品研發到市場投放的全過程。
徐洋預判:“真正的未來不是AI賦能人,而是AI組織和人類組織并肩作戰。”在這一進階模型下,企業不能只停留在“用AI”,而是要全面“AI化”,即從思維到組織,全面擁抱AI。
破局:One AI-World,中國企業的全球經營機會
在AI重塑全球商業格局的浪潮中,中國成長型企業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競爭力。
徐洋指出:“過去幾十年,我們向西方學習管理方法;而今天,在電子商務、數字營銷、智能應用等領域,中國企業已走在世界前列。”這種優勢并非偶然,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塑造:
政策優勢:國家層面將人工智能提升至戰略高度,持續出臺支持措施,為企業在AI賽道上提供堅實保障。
技術優勢:在生成式AI等領域,中國企業已取得顯著突破,疊加強大的算力與網絡基礎設施,為大模型的訓練與應用奠定了基礎。
成本優勢:依托長期積累的供應鏈與管理經驗,中國企業能夠在控制成本的同時,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
管理優勢:龐大的本土市場孕育了豐富的業務場景和數據資源,推動企業在“AI+管理”、“AI+業務模式創新”方面快速迭代、走向全球。
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海外客戶選擇中國廠商,不僅因為價格,更因為他們看重中國企業的 技術實力、落地速度與創新能力。
這也意味著,在“One AI-World”的格局下,中國企業不僅是追隨者,更是全球競爭的新引領者。
策略:AI落地的三大關鍵路徑
盡管AI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徐洋提醒,真正的落地絕非坦途。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數據質量的參差不齊,以及安全與合規的挑戰,都讓企業在實踐中步履維艱。面對這些現實問題,他提出了三大核心策略,為成長型企業提供了清晰的前進方向。
首先,企業必須跳出“單點應用”的思維,轉向整體規劃。AI的真正價值,不在于某個孤立的工具,而在于將這些點串聯成線,嵌入端到端的業務流程,形成完整的閉環。正如徐洋所言:“企業如果只是在某個環節上加一個AI小工具,價值是有限的;只有把這些點連成線,才能真正形成業務閉環。”
以艾克瑞特機器人教育為例,該企業通過YonSuite實現了人事、財務與稅務管理的一體化,不再是單個環節的優化,而是整體效率提升了40%,這充分證明了整體規劃的威力。
其次,AI的價值絕不僅僅是“降本增效”。在徐洋看來,AI更深遠的意義在于催生全新的商業模式。他強調:“AI的終極價值,不是讓企業少花錢,而是讓企業做原來根本做不到的事。”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既要利用AI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也要主動擁抱模式創新,探索增長的新邊界。這種雙輪驅動,才能讓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最后,成功的AI應用必須建立在“流程+數據+AI”的系統性能力之上。流程是骨架,數據是燃料,AI是引擎。沒有標準化的流程,AI將無處落地;沒有高質量的數據,AI便會空轉。只有三者相輔相成,企業才能真正兌現業務價值。
這一理念,也是YonSuite一體化戰略的根基——幫助企業以統一流程、統一數智底座,驅動智能應用全面落地,從而把AI轉化為核心生產力。
這些策略路徑為企業指明了方向,而如何將這些愿景落地為可行的行動,則需要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實踐:“六個ONE”驅動一體化落地
在徐洋看來,YonSuite的最大價值,不在于某一功能的先進,而在于其始終堅持的一體化(All-in-one)戰略。正是這種一體化能力,構成了YonSuite區別于市場上其他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也為企業提供了清晰可行的落地藍圖。徐洋將這一戰略概括為“六個ONE”,為成長型企業的數智化轉型指明了實踐路徑。
首先,是統一的工作入口。YonSuite將辦公協同、業務流程、溝通協作整合在一個平臺中,并通過智能助理驅動跨場景協作,大幅提升效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hatBI”,它把傳統的報表升級為自然語言交互的智慧分析工具,讓管理者能夠直接用一句話調出數據、獲得決策建議。
其次,是統一的數智底座。依托iuap數智平臺,YonSuite為企業提供了強大的開發工具與數據中臺,不僅打破了信息孤島,還確保了AI訓練所需的高質量數據。它不僅承載了當下的業務,更為企業的未來創新提供了堅實基礎。
第三,是全場景一體化。與傳統系統只覆蓋“財務+業務”不同,YonSuite貫穿了營銷、采購、生產、供應鏈、人力與財務等核心的全流程,真正實現了“人業財一體”。這意味著企業不再需要在多套系統間切換,而是能夠在一個平臺內完成端到端的閉環管理。
第四,是產業鏈的一體化。YonSuite不僅幫助企業優化內部管理,更能打通與上下游伙伴的協同,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與效率。對于走向海外的中國企業而言,這一點尤為關鍵,它讓“抱團出海”不再只是口號,而有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第五,是全球運營的一體化。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向國際化,YonSuite通過多語言、多時區、多幣種能力,以及完備的安全合規支持,為客戶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運營提供了可靠保障。徐洋強調:“中國企業出海,不僅要有產品,還要有體系;沒有全球化的運營體系,就沒有全球化的企業。”
最后,是一體化的客戶成功。YonSuite早已不再是單純的軟件供應商,而是全面的云服務伙伴。通過智能化交付平臺和智能助理“友小施”“友小成”,它能夠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遠程交付和持續支持,確保AI價值不斷在客戶業務中兌現。
徐洋總結道,“六個ONE不是六個功能,而是一體化的六個抓手。它們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引擎,幫助企業真正將AI落到地上。”
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是創造未來
徐洋的分享是一場關于AI時代企業戰略的深度洞察。他不僅剖析了當前AI落地的困境,更清晰地指明了未來的方向:從孤立的“點”走向貫穿業務的“線”,再到覆蓋全產業鏈的“面”。這個轉變的核心,在于重塑“流程 + 數據 + AI”的全新范式。
今天的AI技術已足夠先進,但關鍵在于實踐。正如徐洋所言:“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創造未來。”YonSuite將以一體化為核心,持續賦能成長型企業,打造統一的數智底座,將AI深度嵌入核心業務流程,最終實現從本地到全球的業務增長。
這正是 One YonSuite的核心承諾: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承諾。從上線到成長,從本地到全球,我們始終如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