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IA標準概述
其中,OTA部分的測試計劃是本公眾號讀者最為關注的內容,而且在各大標準體系中,本人認為也是最有參考價值的移動終端OTA測試規范。它的版本如下:
從4.0版本往后是正在進行測試實驗室授權和測試系統驗證的測試計劃。自2022年12月CTIA發布了無線設備OTA性能的5.0版Test Plan,目前已經進入了版本6。從內容上說,OTA的標準包含了:
(資料圖)
在4.0之前的版本,按照上述分類,分為三個內容文件,其中SISO的OTA測試文檔有20多M大小,是最龐大的一個。但在4.0版本之后,除了Wi-Fi,SISO和MIMO不再以統一大文檔的形式出現,而是不同章節被細分成了多個小的文件。我們以6.0版本為例,看一下文件的組成:SISO和MIMO總共細分成了16個子文件,如此系統的規范定義終端OTA的測試方法,也只有CTIA了。
OTA測試規范的內容
到6.0版本,CTIA的OTA測試規范都涵蓋了哪些內容呢?
對3GPP的支持情況如下:對3GPP所有制式從2G到5G包括5G毫米波,SISO都已支持,除了SISO AC(Anechoic Chamber:方向性全電波暗室),還有SISO RC(Reverberation Chamber:混響室)也支持了很多制式;對于MIMO的MPAC(多探頭法)和RTS(輻射兩步法)目前支持LTE,如下表:
對定位技術的支持情況如下:其他的我們可能都比較熟悉,但MBS是什么?MBS:Metropolitan Beacon System,大都會信標系統。它是作為地面信標系統的一個子集,設計在在軌衛星系統受到最大挑戰的地區,比如室內或密集的城市環境中的三維UE定位,并在這些環境中擴展UE定位能力。與GNSS類似,MBS技術允許在設備上計算位置,而不依賴任何網絡,因此可以實現各種獨立的應用。但它的認證測試不是必須的。
對non-3GPP的支持情況如下:這里列出了藍牙BR和藍牙LE以及Zigbee,注意對WFA(Wi-Fi聯盟)的支持是單獨的一個文檔。
4. 對設備類型的支持情況:
其中,手持設備和平板電腦的尺寸要求為:必須符合30cm靜區的要求。設備必須滿足天線陣列的輻射孔徑小于5cm的要求。天線孔徑大于5cm的被測物的測量網格和測量不確定度還沒有定義,因此不能使用該測試計劃進行認證。
5. 對測試指標的支持情況:
這里出現了幾個我們似乎認識,但又不太確定的縮略語:C-TIS、MOP-TRP,MOP-EIRP,具體表示什么呢?我們下一次繼續學習。
聲明:歡迎轉發本號原創內容,轉載和摘編需經本號授權并標注原作者和信息來源為射頻美學。本公眾號目前傳播內容為本公眾號原創、網絡轉載、其他公眾號轉載、累積文章等,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及學習交流使用。由于部分文字、圖片等來源于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相關爭議,請跟我們聯系,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知識產權或作品版權,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的知識產權或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