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武先生活動著脖子說,沒想到這吹空調還吹的脖子不能動了!以后可得注意了!最近幾天哈爾濱室外氣溫較高,很多人會把空調溫度調到最低,風量調到最大。但是這樣的“降溫”方式是不可取的,武先生就是因為采用這樣的方式降溫導致脖子不能活動。從單位到車里再到家里,武先生總是把空調溫度調到最低、風量調到最大,即使晚上睡覺時空調溫度也控制在19度,第二天一早起床發現自己的脖子無法活動還有些眩暈,總感覺自己身體向右偏。開始武先生并沒有在意,認為自己是誰落枕了。但活動后不僅沒有緩解還越來越重,于是他來到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就診。接診醫生樊忠新醫生為其進行了查體,診斷武先生為低溫引發的頸椎病。樊忠新醫生為武先生進行治療,治療后武先生的頸椎恢復正常。
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康復科醫生樊忠新表示,每到夏季天氣炎熱時就會有像武先生這樣的患者來門診就診,并且引發疾病的原因大多是因為長時間低溫吹空調導致的頸椎病。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患者長時間對著空調吹會出現肌肉組織痙攣、疼痛,血管快速收縮,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再者頸部肌肉痙攣不但會引起肌肉和韌帶勞損,而且頸椎的生理活動度也會發生改變,從而導致外平衡紊亂,力平衡失調,誘發或加重頸椎問題。那么,如何才能既享受清涼又不會導致頸椎問題呢?
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康復科主任劉麗表示,首先,溫度要適當。空調傷害頸椎很重要的原因是室內外溫差太大。所以,室內空調的溫度和室外溫度的溫差不能太大。年輕人代謝速率較高,夏季白天的適宜室溫是24℃到26℃;老年人代謝速率則較低,白天的適宜室溫應該在27℃到28℃,睡前可以再調高一些,或直接關閉空調。同時要避免空調直吹,當空調出風口對準人的頸部,對頸部血管和肌肉的傷害就更直接。所以,應該調整空調出風口方向,避開座位、床位位置,以避免空調直吹。一定不能出汗后立即吹空調。夏天,人們經常出汗。很多人在出汗后,喜歡直接吹空調降低燥熱感。其實,身體有汗時吹空調,會更容易導致頸部血管收縮、肌肉緊張,引發頸椎問題。因此,出汗后要先等汗水逐漸退去后再吹空調。
在夏季,為了尋求清涼,大家都會盡可能穿得少,這也使我們的頸肩大部分都暴露了出來,即使在睡覺時,頸部也無法完全靠被子覆蓋。這時候,如果開著空調,頸部就更容易受涼,從而誘發頸椎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