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早就流行散戶“一賺二平七虧損”之類的說法。當然很多人會不服氣,總覺得自己是可以賺到錢的那一部分。有時候,也會有案例支持散戶一樣賺錢的說法。
據報道,最近大熱的鴻蒙概念股潤和軟件,在6月7日至6月17日累計上漲155.66%,漲幅嚴重異常期間,獲自然人累計買入超554億元,占比91.78%;其中中小投資者累計買入超320億元,占比53.03%。所謂中小投資者,其實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散戶。根據潤和軟件的股價漲幅,買入占比達53.03%的散戶,應該收益匪淺。有人甚至感嘆,這就是散戶的力量云云。至于這樣一場依靠概念的炒作,最后如何收場,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市場上確實流傳著不少真真假假的散戶暴富神話,聽上去也確實很勵志。不過,可以相信,絕大多數稍有經驗的散戶都應該體會到了炒股賺錢的不容易。下面即將提到的另一些例子,很好地詮釋了散戶炒股賺錢的不容易。
據報道,安徽證監局查明,信達證券一名員工違規炒股,于2014年2月12日至2020年9月11日,累計買入金額5.95億元,累計賣出金額5.95億元,扣除傭金稅費,虧損642.26萬元,被處以罰款20萬元;5月24日,江蘇證監局披露一則行政處罰通知書,兩名證券從業人員違法買賣股票并合計虧損90萬元,被分別處以2萬元罰款;同樣是在5月,青島證監局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因證券從業人員為客戶辦理認購、交易一項違法行為僅獲利63元,被處以5000元罰款。這些證券從業人員違規違法炒股,當然該罰。有意思的是,這幾個案例也從一個獨特的側面證明散戶炒股賺錢的不容易。就專業程度來說,不管是研究能力還是信息獲取能力,證券從業人員比一般的散戶應該要強很多吧,但是,他們要么虧損,要么頂多賺了幾十元。一位個人投資者,也就是散戶,有機會參加了一家證券投資基金的調研活動。他說,這次調研活動近距離看清了基金投資決策的全過程,看到面對同一個市場,基金相對于散戶的巨大優勢。他進而感嘆,個人投資者還有未來嗎?
春節以后,業績表現不佳的基金成為人們的吐槽對象,但是,基金注定將成為主流投資方式,而不容易的散戶注定會越來越不容易。(評論員 王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