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此前經歷大幅下調的醫療股強力回升,帶動相關醫藥主題基金凈值上漲,有部分醫藥基金凈值預計上漲超4%。不過,記者注意到,醫藥基金在股票上的配置,主要集中在CXO賽道,受政策影響,近期經歷了幾輪大幅下調,有部分基金凈值在一天內跌去近5%。與此同時,6月份公募基金調研重點聚焦在電子、化工、機械設備等行業。有業內人士提醒,目前公募基金配置醫藥行業比例接近歷史新高,醫藥行業指數漲幅較高,有兌現收益的訴求,投資者要更加注重細分板塊個股的估值性價比,及中報的業績兌現情況。
數只醫療健康等基金一天內下跌5%左右
記者注意到,醫藥基金近期經歷了幾輪大幅下調。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場內基金中,中藥基金LOFA和C跌幅分別達9.03%和10.03%,華寶中證醫療ETF、國泰中證醫療ETF、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等跌幅均超4%。根據天天基金統計,7月6日,多只場外醫藥基金估算凈值出現不小的回撤。其中,中歐醫療健康A的凈值下跌4.91%,匯添富醫療服務混合、廣發醫療保健股票A、工銀醫療保健股票估算凈值分別下跌5.22%、5.37%和4.55%。此外,7月2日,場外基金中,共有超90只基金凈值大跌超5%(份額分開計算),其中超九成基金是醫藥主題基金。
為何醫藥基金凈值經歷了兩次在一天內跌去近5%左右?記者注意到,7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中心(CDE)發布了《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的征求意見稿,該意見稿的發布引起了二級市場資金的擔憂。招商基金表示,醫藥板塊的下跌更多來自資金和情緒面因素,并非基本面景氣度反轉。當前,醫藥優質賽道的公司估值較高,市場波動性會加大,階段性回調或是長期布局的好時機。
記者觀察到,其實醫藥行業在上半年有強勢表現,主要源于整個大行業中有不少好賽道,如醫美、創新藥、醫療器械、養老、CXO等。其中,CXO行業更是眾多資金搶籌的熱門賽道,而當前基金在醫藥股上的股票配置,主要指向CXO賽道。
據了解,CXO是醫藥研發及生產外包企業,包括研發外包的CRO、生產外包的CMO/CDMO。主要為制藥企業提供有技術附加值的研發和生產服務,提高研發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隨著醫藥行業的分工細化趨勢明顯,越來越多企業的研發、生產、營銷活動由獨立自主轉向外包,醫藥外包組織(CXO)已貫穿藥品生命周期的全流程。CXO的火熱主要因為其創造數個明星公司,包括市值超4000億元的藥明康德,以及泰格醫藥、凱萊英、藥石科技、康龍化成等。
公募基金配置醫藥行業比例接近歷史新高
記者梳理發現,從一季報來看,基金重倉股以消費股、CXO、ICL、民營連鎖醫院為主。其中,基金對申萬醫藥生物板塊持倉比例為4.41%,較2020年末稍有降低(4.93%)。不過,公募基金的調研顯示出新方向。6月份,公募基金調研總次數約2860次,重點聚焦在電子、化工、機械設備等行業。有基金經理表示,隨著半年度業績預告陸續披露,除重點關注業績可能超預期的高成長個股外,也可適當關注周期類標的,行業上重點跟蹤新能源、消費、建材、半導體、醫藥、碳中和主題。
展望醫藥基金后市表現,招商基金認為,一方面,從近期出臺的政策來看,國內創新藥研發的規范化在持續進行中,政策端通過醫保談判等多重手段,倒逼更高質量的創新發展,創新投入的方向不會改變,效率和質量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繼續看好創新藥及產業鏈里優質企業。另一方面,在細分醫療器械領域,繼續看好競爭格局較好、產業階段偏早期,尤其是具有平臺化能力的公司。
不過,同泰基金提醒,春節之后醫藥板塊快速上漲,尤其是基本面較好的成長股股價、估值水平都創下歷史新高,公募基金配置醫藥行業的比例也接近歷史新高。此外,醫藥行業指數漲幅較高,有兌現收益的訴求,要更加注重細分板塊個股的估值性價比,及中報的業績兌現情況。(記者王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