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基金2021年二季報披露完畢,wind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規模突破23萬億元,權益資產配置明顯提升,金融、地產遭大幅減配,重倉股科技成色增強。與此同時,在基金經理們交上的答卷中,記者注意到,不少基金經理都承認了自己的失誤,更有基金經理直接向投資者致歉。有基金經理坦言,后市尋找低估資產的難度加大,建議基金投資人更多地采用“定投”,或者在市場較為平淡(甚至低迷)的時候買入帶封閉期的基金產品,相比在開放式基金里做短期交易(幾天至幾個月),這兩種投資方式盈利的概率要大很多。
公募基金規模突破23萬億元,權益資產配置明顯提升
wind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規模突破23萬億元,各類基金規模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另類投資、QDII型環比增幅顯著,顯示投資者多樣化配置需求旺盛。非貨幣基金成為公募基金壯大的主力軍。wind數據顯示,二季度末,非貨幣基金13.98萬億元,較上季度增長9.27%,高于公募基金整體5.97%的環比增速。
從配置來看,權益資產配置明顯提升。wind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整體資產配置上,股票占比為25.5%,較一季度提升1.8個百分點;債券占比為44.09%,處于近三年低位,但仍為第一大類配置品種。
具體到行業板塊上來看,依據所有持股的證監會行業分類,二季度金融、房地產遭到減配,占比分別下降2.1、0.66個百分點至8.66%、1.23%,處于明顯低配位置。與此相對應,制造業占比提升3.19個百分點至71.37%,科研技術提升0.63個百分點至2.96%。
與此同時,電子、半導體等企業獲基金青睞,偏股主動型基金新晉重倉股票持有總市值前十名的股票二季度平均漲幅超140%。此外,二季度獲得偏股主動型基金增持市值前二十名的股票當季無一下跌,平均漲幅超50%;從行業上看,新能源、醫藥占比最高。
從具體個股來看,二季度基金重倉TOP50更換了15只個股,新增卓勝微、紫光國微、比亞迪、藥明生物等,而萬科A、紫金礦業、順豐控股、興業銀行等退出,基金重倉股科技成色增強。與此同時,二季度,半導體和新能源主題基金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諾安成長和芯片ETF分列二季度盈利榜一、三名。
有基金經理降倉應對市場,多位基金經理“認錯”
在公布二季報的基金經理中,“流量型”基金經理發布的二季報吸引了投資者目光。如諾安成長基金經理蔡嵩松二季度保持著高倉位運行,諾安成長的股票倉位達到90.37%。持倉方面,該基金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較一季度末并無變化,不過圣邦股份在二季度末被增持為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中歐基金的基金經理葛蘭,將愛爾眼科提至第一大重倉股,持股數量從一季度末的5755.68萬股增持至7360.4萬股。
記者注意到,在二季報中,不少明星基金經理都承認了自己的失誤。其中,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在其二季報中坦言,回首自己以往的判斷,發現有不少錯誤。在一個流動性寬裕、資本焦慮地尋找高回報率領域的環境下,未來幾年不少行業面臨的競爭程度恐怕比過去5年更為激烈,而對于未來5年行業競爭格局的判斷難度恐怕只增不減,而未來幾年預期回報率下降可能也是難以避免的。
尋找低估資產的難度加大
建議投資人更多地采用定投
也有投資者將目光聚焦在基金經理對后市的看法上。如廣發基金的基金經理傅友興在季報中表示,目前,滬深兩市總市值合計約86萬億元,“市值/GDP”比值處于A股過去十年的中高區域。在此情況下,尋找低估資產的難度加大。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坦言,接下來,要么在熱門行業進行深入研究,試圖獲得更高的概率確信度,要么在不那么擁擠的行業,稍微犧牲一些概率,承擔多一點不確定性,獲得更佳的賠率回報。
交銀施羅德新成長的基金經理王崇表示目前的基金組合以三四年的視角競爭優勢明顯,未來幾年有望實現較好的年化收益率,其構成的組合也是未來基金實現一定收益率的基礎。雖然錯過了如新能源(車)等高成長高估值股票的大幅上漲行情,但他還是將謹慎看待市場熱門景氣行業的高增長高估值股票趨勢加強的投資范式。
中歐基金投資總監周應波提示,基金投資人本身的投資行為和投資久期,對基金投資結果影響相當巨大,在相對高位買入基金的持有人,短期承受了不小的回撤。強烈建議基金投資人更多地采用“定投”(開放式基金),或者在市場較為平淡(甚至低迷)的時候買入帶封閉期的基金產品,相比在開放式基金里做短期交易(幾天至幾個月),有耐心的投資方式盈利的概率要大很多。(記者王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