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表現如何,未來將會有哪些走勢?記者采訪了南京證券研究院。南京證券分析師表示,上周(8月16日至8月20日)市場反彈止步重回震蕩下跌走勢,滬指及創業板指同步下探,且創業板波動幅度仍相對更大,低位的權重金融及地產板塊一度強勁反彈,但指數上方阻力重重。市場缺乏明確的投資主線,成長風格中的部分超跌板塊如半導體、鋰電池板塊有所反彈,消費風格板塊依然表現萎靡。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出,節奏上在大幅流入后又再次大額流出,南向資金延續大額凈流出態勢,市場對港股部分科技股仍持謹慎態度。海外市場方面,美國三大股指高位震蕩下跌,歐洲三大指數也呈高位回落走勢,原油等全球風險資產價格均有明顯的回撤。
南京證券分析師指出,行業板塊多數下跌,除非銀金融、軍工、綜合及公用事業等少數板塊表現較好外,其他板塊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券商板塊受益財富管理轉型邏輯及相對低位獲得資金短期追捧,軍工板塊則受到地緣局勢緊張及行業景氣預期較好的驅動而獲得上漲。食品飲料、醫藥生物、休閑服務等消費類板塊顯著下跌,消費數據走弱導致行業景氣預期遭遇下調以及政策擾動等因素使得板塊反彈乏力再度下跌。題材上,高送轉、有機硅、券商等板塊表現強勢,大豆、轉基因、白酒等概念表現不振。市場走勢方面,滬指跌破3500點及下方多條均線,短期或延續震蕩休整的形態,創業板指短暫企穩后再度大幅回落,不過量能逐步萎縮,預計仍需震蕩磨底,觀察半年線支撐情況。
南京證券分析師表示,在經歷前期分化表現后,兩市轉為同步下跌,主要是多重因素對經濟的沖擊得以在經濟數據中逐步顯現,市場對經濟復蘇和企業業績增長預期有所動搖,而部分板塊相對高估的風險并未充分消化,部分高估值行業的公司中報業績不及預期以及受到政策擾動更是助推市場繼續下探。
后市來看,國內經濟需求及生產端的恢復斜率或不會太高,7月較差的經濟和金融數據不僅是受短期疫情的擾動,還可能反映經濟內生增長也有所乏力,在此背景下適度寬松政策或適時推出,但短期并非政策出臺的必要階段,跨周期政策力度也會相對平穩,總體來說經濟基本面和政策端對于當前市場的支撐相對中性,或不足以支撐市場短期強勁反彈,仍需磨底消化悲觀預期。
策略上,規避對高位股的追漲,逢低布局估值較低具有一定安全邊際且存在修復預期的銀行、券商、化工、建材、航空等板塊,對于光伏、半導體及鋰電池等高景氣成長板塊適度參與短期存在明確的業績催化劑的細分行業。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記者 許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