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來,新能源漲勢喜人,在今年股市震蕩的背景下,新能源仍然是當前備受關注的投資板塊。對于今年市場表現,博時基金新能源一體化小組組長郭曉林表示,上半年整體市場表現相對平穩,一季度通脹預期快速上行,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帶動上游周期類行業表現較好,相應的科技成長類股票表現較差,整體市場快速上漲后出現回調;二季度指數則一直處于小幅震蕩,通脹預期和商品價格到達頂點后有所回落,帶來周期類資產價格顯著回落,以新能源半導體為代表的科技成長類資產因業績持續高增長,表現較好。
當下新能源走勢很好,但也呈現一定波動,對于當前估值問題,郭曉林指出,要動態看待,新能源行業持續增長空間廣闊,因此其估值也會比傳統的如智能手機行業高。在看估值時可以先與行業增速做一個比較,再看動態1—2年的估值水平,目前來看新能源行業仍處在合理水平。
對于新能源行業的長期表現,可以看到新能源行業的滲透率比較低,新能源汽車今年全球的銷量可能占全球整體出貨量的比例不到10%,行業未來成長空間巨大。具體來看,行業發展趨勢較為確定,新能源行業是全球范圍內基本形成共識的行業,都在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展。據此,有兩個明確發展方向值得關注,一是要發展新能源發電,二是要逐步將傳統燃油車替換為新能源汽車。聚焦到新能源車角度,他主要看好的是兩大方向的機會。
一是看好電池。電池環節相對而言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競爭壁壘最高,同時競爭格局相對比較明確的板塊。
二是看好一體化下有成本優勢的材料企業。新能源在產業材料環節,成本是其重要優勢,如果一家公司能夠在成本上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即使是在某一階段行業供給可能增長較快,但具備成本優勢的公司仍然能獲得超越行業的超額利潤。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記者 許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