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表現如何,未來將會有哪些走勢?記者采訪了南京證券研究院。南京證券分析師表示,市場國慶節前交易活躍度如期回落,兩市表現顯著分化,周期板塊普遍回調引發滬指連續下探,創業板指則保持相對穩健。海外市場波動風險傳導帶來A股期間不小的震蕩回撤,但市場整體頗具韌性,只是內部風格分化一度較為極致。消費風格穩步回升,周期風格全面回落后出現反抽,成長風格則頻現脈沖行情。
北向資金和南向資金節前均為凈流入態勢。海外市場方面,美國三大股指整體延續下跌走勢,且幅度有所擴大,歐洲三大股指略有分化,英國富時100小幅上漲,其他兩大指數則呈現下跌。
南京證券分析師指出,節前行業板塊跌多漲少,食品飲料、農林牧漁、休閑服務及家電板塊漲幅居前,部分資金調倉換股及行業基本面傳遞積極信號,食品飲料等板塊從底部強勁反彈,其他消費類板塊受益市場風格切換也表現較好,鋼鐵、有色、化工等板塊跌幅居前,主要受到限電限產等政策預期的壓制以及板塊本身處于相對高位,資金持續出逃。
市場走勢方面,滬指失守3600點,均線延續了空頭排列,后續無外力沖擊或有望筑底企穩;創業板指逆轉頹勢,表現相對更為強勁,短期位于3200點上方震蕩,只是持續向上突破無果,待上方壓力消化后或有望再度領先兩市,整體看兩市處于區間震蕩的判斷未變,結構性波動是主要特征。
南京證券分析師表示,周期股集體回調拖累了大盤的表現,而盤整較長時間且行業基本面傳遞積極信號的消費風格重新受到資金青睞,市場內部結構發生切換,海外市場緊縮風險一度引發劇烈波動,A股表現則更具韌性。
后市來看,外圍市場面臨的貨幣政策邊際緊縮已經成為市場逐步定價的因素,而美國政府債務限額能否提高尚存不確定性,或仍對市場有一定的擾動。全球正面臨原油、煤炭等能源商品的供需危機,滯脹風險成為市場擔憂的主要因素,在進入能源消費旺季之前,供需矛盾若不能有效緩解,通脹升溫的擔憂以及緊縮政策預期或進一步加劇,屆時全球風險資產均可能受到一定的沖擊。
不過當前國內外的政策及經濟周期都出現了錯位,國內后續貨幣及財政政策取向大概率偏積極,有利于支撐市場整體的風險偏好。具體看,8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反映當前的利潤結構中上游資源及能源產業占據大頭,極不平衡的分配格局或難以持續,且會影響經濟整體的增長動能,在能耗雙控及限電限產的優化政策落地后,國內能源緊缺的矛盾或逐步緩解;9月財新制造業PMI錄得50,環比有所改善,但總體依然偏弱;地產行業現狀獲得管理層重視,近期在居民需求端政策上或邊際放松。
投資策略上,市場的風格大概率轉向價值及防御,而作為景氣度持續向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或是唯一相對穩健的成長主線。建議關注有望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短缺問題的電力板塊,光伏、風電等新型能源板塊,以及基本面預期改善且估值合理的食品飲料、醫療服務、休閑服務、傳媒、地產等板塊,繼續關注鋰電產業鏈中供需格局較好環節的逢低布局機會。(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記者 許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