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信建投:維持航發動力(600893.SH)“買入”評級 軍用航發需求旺盛)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建投發布研究報告稱,維持航發動力(600893.SH)“買入”評級,預計2021-23年的歸母凈利潤為16.2/20.95/23.5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41.51%/29.28%/12.25%,EPS分別為0.61/0.79/0.88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73/56/50倍。
事件:公司發布2021年半年報,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00.84億元,同比增長9.68%;實現歸母凈利潤4.61億元,同比增長12.94%;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3.86億元,同比增長25.63%。
中信建投主要觀點如下:
合同負債實現785%高增長,預付款兌現印證產業景氣度
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0.84億元,同比增長9.68%;實現歸母凈利潤4.61億元,同比增長12.94%;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3.86億元,同比增長25.63%。三大子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營收均實現較快增長,黎明實現營收48.99億元,同比增長8.18%;
南方公司實現營收28.81億元,同比增長17.76%%;黎陽實現營收12.25億元,同比增長22.61%。公司整體毛利率持續提升達到17.53%,為近1年最高水平,主業毛利率持續提升或說明部分產品制造成熟度已不斷提升,新產品在前期改造以及新材料、新工藝投入已經逐漸消化,盈利能力經過產品換代拐點,開始觸底回升。
上半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較期初大幅增長348%,主要源于公司收到客戶預付款增加。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本期較上年增長5.52%,主要源于職工薪酬增加;公司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下降60.08%,債轉股效果較為顯著,帶息負債規模下降利息減少;研發投入持續加大,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148.11%;管理費用7.9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4%。
報告期內,公司預付賬款與應付款項(票據)呈現增長態勢,存貨期末值大257.51億元,同比增長37.28%,應付款與原材料、在產品的快速增長體現公司持續采購原材料和配套產品,保障產品正常生產;應收票據較上年末大幅增長,說明公司產品交付量快速提升,下游需求仍有絕對保障。合同負債較上年期末大幅增長784.81%,主要源于客戶預付款增加,公司已簽合同在手訂單充足,產品備貨生產節奏逐漸加快,全年業績穩定快速增長高度可期。
2021年公司經營目標為預計實現營收318億元,同比增長11%;預計實現歸母凈利12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航發業務預計實現營收299億元,同比增長14.28%;外貿業務預計實現營收13億元,同比下降14%;非航及其他業務預計實現營收3億元,同比下降50%;業績規劃符合外貿趨勢及聚焦主業,業績規劃相對保守。
債轉股降低財務費用,業績改善有望持續
航發動力擬發行股票購買其股東及機構所持債轉股股權。航發動力擬分別向中國航發、國發基金、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交銀投資、鑫麥穗投資、中國東方、工融金投發行股份收購其持有的黎明公司合計31.23%股權、黎陽動力合計29.14%股權、南方公司合計13.26%股權。本次交易標的資產合計作價848,961.09萬元。本次發行股份的價格為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90%,即20.56元/股。
通過本次市場化債轉股,黎明公司、黎陽動力和南方公司將大規模減少有息負債及降低財務費用。預計將使黎明公司、黎陽動力、南方公司帶息負債分別減少35億元、20億元、10億元,利息費用顯著降低,資本結構得以優化。預計交易完成后2018年歸母凈利潤將提高2.1億元,提高19.77%,基本每股收益提高2.13%。
飛發分離確立產業地位,兩機專項滿足發展需要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已正式成立,中航工業所屬從事航空發動機及相關業務的企事業單位共計46家已全部整合并入,集團注冊資金達500億元。新集團成立后,航空工業飛發分離體系正式確立,航空發動機研發規劃與資金限制完全消除,產業地位得到極大提升。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項目早在2015年就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目前兩機專項已步入實質性階段,預期專項資金規模達1000億元,可滿足1-2款航空發動機研發的資金需求。隨著兩機專項的逐步實施,公司作為國內軍用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龍頭將直接享受政策與資金紅利。
軍用航發需求旺盛,進軍民品亦可期待
公司持續聚焦航空發動機主業,主營產品正逐漸由二代機向三代機過度。渦扇發動機方面,WS10“太行”發動機產品已十分成熟,性能與使用壽命較早期均有較大提升,目前已在我國現役戰機中大批量采用,訂單數量處于持續提升階段;新型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研發持續推進,下游替換需求亦較為強烈。
渦軸發動機方面,公司渦軸發動機用于新型通用直升機,兩機專項中航發株洲航空動力產業園已為后續產品放量提供有力產能支撐。渦槳發動機為公司成熟產品,現已廣泛應用于我國國產運輸機,在我國航母艦隊逐步成熟的背景下,艦載預警機數量的增長或將為該型號需求帶來一定程度提升。該行預計未來20年我國軍用航空發動機需求約為20000臺,市場空間約為2500億元。
我國民用航空市場空間巨大,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現有城市規模的擴大與新城市群的產生,預計到203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單一國家航空運輸市場。近年來國家重視并不斷加速民用航空發動機的研制進程,公司為CJ2000零部件主要供應商,未來必將優先受益于國產民用航發產業發展。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國防預算增長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