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北證券:首予鹽湖股份(000792.SZ)“買入”評級 目標價47.27元)
智通財經APP獲悉,東北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首予鹽湖股份(000792.SZ)“買入”評級,預計2021-2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65.82/190.19/208.4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6.33/85.61/97.2億元。建議給予明年30倍PE,對應6個月目標價47.27元
東北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剝離虧損資產輕裝上陣,聚焦鉀鋰主業。
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年產能達500萬噸。同時公司借助察爾汗鹽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鋰、鎂等其他元素的提取利用。2017年子公司鹽湖鎂業金屬鎂項目虧損31.98億,同年子公司海納化工由于安全事故項目進行整改,虧損15.57億元,后均在2019年進入破產重整程序。2020年公司將化工分公司、鹽湖鎂業、海納化工等資產包以30億元價格轉讓于匯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實現輕裝上陣,專注鉀、鋰主業。現控股子公司藍科鋰業1萬噸工業級碳酸鋰產能基礎上,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部分裝置已投入運行。
鉀肥處于長景氣周期。
2020年受疫情以及拉尼娜天氣雙重影響,美國、巴西等農產品主產國大豆種植延遲,農產品去庫存化加快。糧食安全保障、經濟復蘇帶動的農產品補庫存帶動農產品價格急速回升,美國大豆價格創下7年來新高,農產品進入新一輪的強景氣周期。下游需求景氣疊加全球鉀肥供應不穩定導致全球鉀肥供需處于緊張局面。我國鉀肥進口依賴度較高,全球海運緊張造成到貨推遲,進一步催化我國鉀肥補庫需求。多因素驅動下我國鉀肥緊張局面有望持續支撐鉀肥景氣。
鹽湖提鋰產業步入快車道,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提上日程。
受益下游新能源景氣以及“雙碳”政策推行,碳酸鋰價格不斷向上突破。政策與市場紅利下公司碳酸鋰板塊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同時公司積極相應國家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號召,9月25日公告將建設鹽湖資源開發中試基地,繼續追求產業鏈挖潛,開發鉀與鋰之外的新附加值。
作為國內鉀肥絕對龍頭,業績彈性最大,同時碳酸鋰板塊受益新能源景氣且潛在產能彈性大,該行認為鹽湖股份整體被市場低估。考慮鉀肥龍頭溢價、鉀肥的稀缺性及可持續高景氣,碳酸鋰潛在擴張動力強,建議給予明年30倍PE,對應6個月目標價47.27元。
風險提示:產品價格下降,產能投放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