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
【資料圖】
理性分析 傾聽心聲
服務青少年發展
導讀
虛擬世界迷人眼,詐騙手段千萬變
表面誘人安全,背后口蜜腹劍
最近,針對學生的網絡詐騙高發
如何識破騙術、規避風險?
快來和益小青一起
練就火眼金睛
勘破虛偽騙局
近日,高考已經結束
益小青梳理了以下三種往年高發騙局
給大家敲警鐘
事例一 :助學金騙局
真實案例
2016年高考,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績被南京郵電大學錄取。19日下午4點30分左右,她接到了一通陌生電話,對方聲稱有一筆2600元助學金要發放給她。在這通陌生電話之前,徐玉玉曾接到過教育部門發放助學金的通知。“18日,女兒接到了教育部門的電話,讓她辦理了助學金的相關手續,說錢過幾天就能發下來。”徐玉玉的母親李自云告訴記者,由于前一天接到的教育部門電話是真的,所以當時他們并沒有懷疑這個電話的真偽。
按照對方要求,徐玉玉將準備交學費的9900元打入了騙子提供的賬號……發現被騙后,徐玉玉萬分難過,當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報了案。在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暈厥,不省人事,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但仍沒能挽回她18歲的生命。
徐玉玉給騙子匯單的單據
作案手法
2016年7月初,犯罪嫌疑人陳文輝租住房屋,購買手機、手機卡、無線網卡等工具,從犯罪嫌疑人杜天禹手中購買五萬余條山東省2016年高考考生信息,雇傭鄭賢聰、黃進春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員以發放助學金名義對高考錄取生實施電話詐騙。其間,鄭金鋒又與陳文輝商議,由鄭金鋒負責提取詐騙所得贓款。在得到“得逞后抽成10%好處費”的約定后,鄭金鋒聯系陳福地,由陳福地向鄭金鋒提供多張用于實施詐騙的銀行卡。
8月19日16時許,鄭賢聰撥打徐玉玉電話,騙取其銀行存款9900元。得手后,陳文輝隨即讓鄭金鋒在福建省泉州市取款,鄭金鋒隨后又指揮熊超將9900元提取。
益小青提醒
在遇到如轉賬等涉及金錢的情況時,一定要保持警惕,有關助學金等事項,需要與有關部門和學校老師進行核實。一旦發現上當受騙,保存好證據并及時報警。
事例二 :培訓班騙局
真實案例
“清華大學培訓班”
“僅剩2個名額”
看到這些內容
身為家長的你是否怦然心動?
身為學生的你是否也被吸引了目光?
泉港區峰尾鎮的陳先生在手機QQ上收到“女兒”發來的消息,稱學校邀請清華大學的資深教授到學校進行培訓,表明自己很想報名參加,并發來一張有“清華大學”函頭的通知書。
隨后,陳先生打QQ語音給女兒想了解清楚情況,但被以“在上電腦課,手機放在宿舍”為由拒絕。QQ中的女兒不斷催促陳先生找“報名處主任”報名繳費,聲稱晚了就沒有名額了。陳先生便添加了“報名處主任”為好友,向其咨詢“培訓班”的內容。
“主任”告訴陳先生報名費用繳完,會叫孩子來辦公室填寫報名表,填寫完成就報名成功,并提供了兩個銀行賬戶,讓盧先生分2萬、2.8萬兩次轉賬。
考慮到女兒主動學習是好事,陳先生便直接向“主任”提供的銀行賬戶匯款2萬元。
隨后,“主任”又不斷催促把剩余2.8萬繳齊,陳先生突然感覺事有蹊蹺,便警覺地撥打了女兒的電話求證。聽到電話中女兒否認有培訓班報名一事,陳先生這才明白自己遇到了詐騙。
作案手法
1.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學生及其家長的信息,以學生的名義,用微信、QQ等方式聯系家長,告知家長想參加“知名高校”組織的培訓班,還會給家長發來“培訓通知書”,以此來騙取家長的信任。
2.如果家長因為高額培訓費用有所猶豫,詐騙分子先會以“名額有限,馬上報滿”、“培訓時間近在眼前”、“培訓機會對自己十分重要”等借口營造緊張氣氛,之后會以“考上之后費用退還”等借口,說服家長們就范。
3.接下來,騙子會以“添加課程”等各種理由,繼續誘騙家長轉賬匯款。如果家長想要核實情況,騙子往往會以“正在上課,沒法接電話”“手機損壞無法接電話”“現在上電腦課,是用學校電腦和你們聯系的”等理由拒絕通話,并不斷以名額即將報滿為由不斷催促家長轉賬匯款……
益小青提醒
青少年需與父母及時溝通,提醒父母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盲目轉賬,要先通過電話、視頻或見面等方式與自己或老師本人進行核實,確認無誤后再交費。一旦發現上當受騙,保存好證據并及時報警。
事例三 :招錄騙局
真實案例
劉某對肖某稱自己和A音樂學院有“計劃內預留名額”的協議,只要肖某支付12萬元操作費,孩子不用考試就可以通過特招被A音樂學院錄取,并且會找A音樂學院的老師給孩子進行免費培訓。隨后肖某發現并未有事先約定好的藝術培訓,且A音樂學院錄取名單中也沒有肖某好友孩子的名字,肖某也聯系不到劉某。后經肖某電話咨詢,A音樂學院招生辦回復其從來沒有“計劃內預留名額”,肖某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劉某向楊某介紹稱,可以托關系讓孩子在合同期間被某體育學院體育舞蹈專業錄取。楊某便與劉某簽訂了一份居間協議,支付9.5萬元的費用。之后楊某在約定日期未收到孩子的錄取通知書,于是詢問劉某,劉某欺騙楊某稱其孩子已被錄取,但還需要繳納某體育學院大一的學費,楊某遂向劉某轉賬1.1萬元。
劉某后續給楊某寄了一份某體育學院補充入學行程安排、補錄申請表和補充入學說明書讓其填寫,稱其孩子可以被某體育學院錄取了。但直到楊某報案,都未能收到錄取通知書。
對于其他被害人,劉某采取的也是類似的詐騙方式,最終騙取9名高考學生家長共計80余萬元。
作案手法
劉某通過向被害人聲稱某高校未招滿,自己可通過各種方式幫助被害人子女進入國內或國外高校就讀,但需要繳納費用進行“名額補錄”。
益小青提醒
正值高考填報志愿期間,益小青提醒警惕四種騙局:
①提前查分騙局。查詢分數請認準官方網站,不要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
②填報志愿指導騙局。填報志愿可在官方網站查詢資料,對于收費的指導一定要提高警惕;
③補錄名額騙局。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招生指標都是詐騙;
④補助金騙局。收到自稱高校、教育、財政等單位工作人員的信息,考生和家長一定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聯系求證。
近年來
針對學生的網絡詐騙層出不窮
騙子的騙術多變
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謹防被騙!
來源:微信公眾號“活力南埔”“中國青年報”“新華社”,轉載請注明來源。
原標題:《帶你識破高考后易發騙局|反詐大作戰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