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賴志凱
北京市大興區衛生健康委始終把民營醫療機構作為全區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補充力量,積極探索黨建引領行業治理的有效路徑,堅持實施“黨建引領+業務指導”雙融合工作機制,既抓行業監管,又注重發揮黨建優勢,用好“指導員”工作法,圍繞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和服務能力提升等各項工作,為民營醫療機構提供細心、貼心、耐心的服務指導,推動區域衛生健康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堅持網格管理,做細心的黨建指導員。實施網格化管理,將71家民營醫療機構按照地域相近原則劃分為10個網格,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開展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印制黨建工作指導手冊,明確“干什么”的問題。開展黨建工作指導員專題業務培訓,圍繞黨組織設置、黨員管理等進行授課,不斷提高指導員履職能力,解決“怎么干”的問題。組織召開民營醫療機構黨建指導工作部署會,細化工作責任和任務目標,錨定“干成什么樣”的標準。依托網格化的“包片指導”制度,指導各單位把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實現民營醫療機構黨建工作的有效覆蓋,以細心指導解決民營醫療機構“多、小、散”等管理難點。
二是加強交流互動,做貼心的共建指導員。建立二三級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黨組織結對共建機制,充分發揮公立醫院指導員作用,與民營醫療機構共同開展組織生活、共同商議黨建工作、共同進行業務交流,以貼心的共建指導提升民營醫療機構黨建工作質量和醫療服務水平。比如,區婦幼保健院與康家樂老年病醫院聯合開展“重溫紅色經典,傳承奮斗精神”主題文藝匯演,豐富了民營醫療機構黨員組織生活。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指導舊宮新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一步完善規范“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有效提升民營醫療機構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水平。廣安門醫院南區就常見病中醫診療方案對福泰中醫醫院進行指導,并通過線上系統協助進行疑難病例會診、病人轉診等,幫助民營醫療機構提升醫療水平。
三是完善監管體系,做耐心的業務指導員。創建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針對民營醫療機構核心制度的執行、病歷文書書寫、處方管理、藥品器械管理、臨床技術等方面進行全面指導。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民營醫療機構依法依規執業水平,區衛生健康監督所指導員將普法與執法工作相融合,積極探索“執法+普法+服務”新模式,堅持在執法中普法、普法中服務,通過宣傳科普、定向約談、單獨學習、上門指導等方式,幫助各民營醫療機構理問題、理法律、理措施,全心全意解決機構在發展中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以耐心細致的服務促進民營醫療機構健康發展。截至目前,開展點對點送法上門監督指導500余次,組織現場集中約談2場,開展線上普法宣傳10余次。
大興區衛健委依托“指導員”工作法,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民營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涌現了興和骨傷醫院黨支部“黨在我心中、醫路做先鋒”等黨建品牌,一批民營醫療機構黨員成為了服務患者的“排頭兵”、鉆研業務的“領頭雁”和奉獻社會的“帶頭人”。疫情期間,民營醫療機構全體黨員及醫務工作者主動投身一線,組建6支志愿服務隊,參與防控1.2萬余人次,累計服務時長8萬余小時,充分彰顯了責任擔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