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十載,倏忽一瞬。曾經的安慶,城市南北干道僅有集賢路、湖心路、龍眠山路這么幾條,現在已經多到數不清。這十年,安慶以產促城、以城興產,走產城融合之路,城市建成區迅速擴大,市民在越來越多的新樓宇和新大道之間發現了安慶成長故事。從67.9平方公里到160.7平方公里,“大宜城”已是名副其實,而安慶逐夢的腳步仍未停止。
安慶東翼快速發展,會展中心、歡樂世界等成為宜城板塊新地標。 全媒體記者 王政 攝
(資料圖)
舊貌新顏,十年巨變
2012年,市民程宜鑫剛剛參加工作,他還記得,當時坐2路公交車到城東的長風鄉,車子在皖江大道要掉個頭、轉個彎沿著一條小路進入老峰鎮集鎮,隨后又轉出來,再沿著一條小路到長風鄉。如今,老峰鎮盡是城市路網和現代廠房,當年的集鎮和小路已經找不到了。
十年前,安慶東部新城已在火熱建設之中,而秦潭湖以東,一個更大范圍的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期片區整體開發項目也在精心謀劃,老峰鎮正位于其核心地帶,蓄勢待發。
今天的安慶經開區三期已由農村變為城市,一條條城市干道橫縱交錯,一幢幢商住樓宇鱗次櫛比,一座座現代廠房特色鮮明,這些已經成為安慶城市東部最亮麗的底色。
“2010年經開區三期納入城市總體規劃,2012年起步區孵化園項目開工,2015年整區域城鎮化建設融資項目獲批后,三期加速推進。2017年底,三期片區整體開發項目全面開工,按照年度計劃推進,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安慶經開區國土規劃建設局副局長鄭磊說。
安慶經開區三期總體規劃面積27平方公里。幾年來,總里程108公里的34條城市道路全面實現通車,安慶綜合保稅區、安慶會展中心、安慶歡樂世界、海軍安慶醫院等成為宜城板塊全新地標。
2007年大學畢業,2009年放棄在深圳開辦的企業選擇返鄉進村工作,老峰鎮秦潭村黨總支書記焦海林如今更加確信自己的選擇。“外地再好也是他鄉。這些年,我見證了家鄉的巨變,從2011年開始征地拆遷到2018年全面結束,家鄉父老積極支持擁護,享受到了城市發展紅利,由農民變成了市民。”焦海林說。
過去,有人說安慶向西跨不過安慶石化廠區,但隨著安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鳳凰片區、山口片區的先后開發,安慶向西不僅跨過了石化廠,更是跨過了石門湖。從東部綜合保稅區至西部靜脈產業園,安慶城市建成區東西跨度超過了35公里。
9月16日上午,在安慶高新區山口片區外環西路,記者看到,曾經地勢高低不平的西郊荒野,如今已經變成城市開發的一個單元,道路橫縱交錯,地塊平坦規整,配套成熟完善。
2019年2月,安慶高新區山口片區綜合開發項目正式開工,總體規劃面積21.05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規劃面積5.8平方公里,建設內容包括勇進路、勇進路大橋及6條區間道路等。
“東邊那個是污水過石門湖通道工程,兩個月前盾構隧道順利貫通,從主城區穿過石門湖通到山口;這個地塊正在平整,即將建設一個污水處理廠;南邊那個是山口還建點......目前山口片區綜合開發項目一期基本完工,年底二期也將開工。”安慶高新區國土規劃建設局副局長蔡勇說。
勇進路大橋是山口片區綜合開發項目一期重點項目,橫跨石門湖,全長3.48公里,雙向八車道。一橋飛架東西,將主城區到山口片區的路程由之前的至少30分鐘縮短至5分鐘左右。勇進路大橋因其超長的水上跨度,行駛橋上,如同跨越茫茫大海,因此,安慶網友稱其“安慶版的港珠澳大橋”。
蔡勇說:“山口片區是未來安慶城市西部的重要組成部分,主城區跨越石門湖連接山口片區的通道主要有4個。目前,勇進路大橋已經具備通行條件,供電、污水通道正在建設,一條物流通道也在謀劃之中,這些通道將助力山口片區深度融入安慶主城區。”
東進西擴,產城融合
回首2012年,安慶城市建成區面積僅有67.9平方公里。彼時的城東,安慶經開區一、二期初步建成,東部新城建設勢頭強勁,經開區三期呼之欲出;彼時的城西,安慶高新區從無到有,鳳凰片區加速建設,安慶的目光開始投向山口片區。
安慶城市拓展一路高歌猛進,在東進西擴的同時,北部新城、高鐵新區等城市組團也在不斷壯大。2018年,安慶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101.6平方公里,達到了從中等城市跨入大城市行列所需的空間條件。目前,安慶城市建成區面積已達160.7平方公里,“一城兩翼、兩心七片、山水交融、環狀組團”的城市空間布局結構逐步形成。
城市沒有產業支撐,再漂亮也只是“空城”;產業沒有城市依托,再高端也只能“空轉”。在推進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唯有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城市方能保持活力、持續發展。十年來,安慶城市建成區迅速擴大,東進西擴走的正是產城融合之路。
曾經的城郊鄉野,如今的現代園區,以老峰鎮為核心的安慶經開區三期立足生態型工業園區定位,按照“新型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圍繞“新城建設、產城融合、港城聯動”的整體思路,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產業新城。
安慶經開區圍繞汽車及零部件和高端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一手抓“雙招雙引”,一手抓項目落地,目前兩大產業集群效應明顯。在經開區三期,江淮汽車、振宜汽車、福田雷薩、愛信精機、福萊克斯等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項目紛至沓來,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節能環保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傾情集聚,各項配套日臻完善......產城融合催生了一座充滿生機的產業新城,讓城市向東拓展活力十足。
8月底,集泰股份安慶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安慶高新區山口片區舉行,這是山口片區第五個開工建設的工業大項目,也是首個開工建設的50億級大項目,占地1000畝。
安慶高新區重點發展化工新材料和生物醫藥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鳳凰片區、山口片區累計入駐企業180余家。目前,鳳凰片區11.73平方公里基本開發成熟。
“山口片區一邊開發一邊招商,工業地塊成熟一片推出一片。以產業為先導,片區開發活力十足,招商形勢也非常好,工業用地供不應求。”蔡勇說,“目前山口片區一期招商工作已經結束,二期招商正在火熱進行中。”
集泰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占地1000畝,科思項目占地500畝,聚石項目占地300畝,華倫項目占地400畝,迪賽諾項目占地300畝......截至今年8月底,高新區山口片區累計簽約工業項目15個,總投資217.7億元,占地4498畝。眾多產業項目匯集,也推動了整個片區商業、居住配套設施加速建設。
產城融合是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抓手,是拓展城市空間的有效路徑。從我市目前正在推進的其他片區開發項目來看,各個片區均有明確的產業定位——以白澤湖鄉、楊橋鎮為核心片區的“雙生谷”項目主打生命健康和生物科技產業;以北部新城集賢北路以南為核心片區的北部新城區域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EOD)項目圍繞綠色產業展開;以海口鎮為核心片區的開發項目則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為主。
空間突圍,加速崛起
安慶是一座山水交融的城市,擁有“三分之一城、三分之一水、三分之一綠”的城市形態。山水交融,城市立于山水之間,城市拓展直接受山水分布影響。在現有城市建成區160.7平方公里的基礎上,未來安慶將向哪些方向拓展?
根據《安慶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年)》,在長江、破罡湖、石塘湖、大龍山、百子山、石門湖環繞的中心城區,目前僅有白澤湖鄉、楊橋鎮、北部新城集賢北路以南片區尚未有效開發。
記者從安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當前,我市正在制訂完善《安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相比城市規劃,空間規劃納入了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等諸多元素,相對范疇更廣,對于城市未來拓展方向和規模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市資規局國土空間規劃科負責人戴偉介紹,空間規劃目前正在做“三區三線”的工作,通過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三條控制線,確定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三種類型國土空間。可以明確的是,未來城市總體拓展方向為北、西北、西、西南幾個方向,大致包括白澤湖、楊橋、北部新城、高鐵新區、山口、海口、皖河農場等片區,這實際上是類似都市圈概念的“大宜城”范圍,各個片區的開發規模尚未最終確定。
安慶之北,我市從去年開始謀劃的“雙生谷”位于環石塘湖片區,主要涉及白澤湖鄉、楊橋鎮。“雙生谷”是安慶市生命健康和生物科技產業鏈發展的核心區和重要承載地,規劃布局產業孵化區、研發創新區、產業服務區、生活服務區、綜合管理區、綠化廣場公共活動區等組團,將成為安慶市打造聯動長三角與中部地區重點城市的新的發展空間。
按照“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在被注入“雙生”產業之后,片區開發快速推進。目前,面積3.68平方公里包括長楓港路等項目在內的起步區即將開始建設。
北部新城EOD項目采用特許經營模式,通過市場化運作引入社會資本進行片區開發及項目運營,主要涵蓋礦山修復治理、水環境綜合整治、基礎設施提質升級、綠色產業發展四大工程,包括片區路網提升、水環境綜合整治、龍珠山生態文旅開發、產業廠房等10個項目30余個子項目。北部新城EOD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各子項目即將陸續開工。
在與主城區一河之隔的海口鎮,大觀經濟開發區正在謀劃建設一個規劃面積1.95平方公里的長三角綠色農業產業園。產業園主導產業定位為農副產品深加工,分為綜合加工、優質糧油加工、農業配套、農業大數據四個功能片區,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綠色農產品加工特色產業基地,目前正在開展土地征遷等前期工作。
按照2021年安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位于懷寧縣茶嶺鎮以京港高鐵安慶西站為核心的高鐵新區,將作為安慶經開區四期,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空間的一部分。
總規劃用地面積110平方公里的安慶高新區,除鳳凰片區、山口片區外,還有洪鋪和江鎮片區、皖河片區。記者了解到,目前安慶高新區已啟動洪鋪和江鎮片區開發前期工作,戰略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皖河片區也已編制概念性規劃。
全媒體記者 羅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