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超1000家肛腸醫院,從數量上看,四川133家、湖南72家排在全國前二。這與之前網上爆火的“吃辣分布地圖”竟十分吻合。
當網友在調侃“一方水土養育一方肛腸醫院”的同時,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辣椒吃多了,真的容易被肛腸疾病盯上?
其實,吃辣也有不少益處,并非只會讓你跟肛腸醫院打交道。今天小編就來揭秘辣椒與“菊花”、腸胃之間的那些事兒!(ps:文中還特意給愛吃的盆友們準備了一些“小驚喜”,千萬別錯過喲~)
一、
其實,吃辣是一種“養生”行為
太快吃完一頓飯,受傷的不止是胃
很多人對吃辣的認知仍停留在容易爆痘、腸胃不適、菊花痛、拉稀便秘等問題上,卻鮮少有人知道吃辣其實也有好處。
1
辣得讓癌癥害怕
根據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英國牛津大學等機構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從不或很少吃辣的人相比,偶爾吃辣、1~2天/周、3~5天/周和6~7天/周吃辣的人:
胃癌的相應風險分別下降了3%、5%、8%和11%;
患食管癌的風險分別下降了12%、24%、16%和19%,在不吸煙或不經常飲酒的人中更強;
結直腸癌的風險分別下降了0%、5%、13%和10%,但這種關系僅限于直腸癌而非結腸癌。
其實,吃辣之所以能降低這患癌的風險,主要還是得益于辣椒里的營養物質以及“辣椒素”。它不僅可以促進脂肪代謝、能量消耗、改善血糖、抗氧化等作用,還具有抗惡性細胞增生活性的作用,從而可以起到降低患癌的風險。
2
辣出好身體
守護血管健康
2019年美國心臟病學會曾針對2萬多人進行了長達8年的隨訪調查,結果發現每周吃辣大于4次的人群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3%,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34%。
這是由于辣椒素能促進血管內皮一氧化氮生成,從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能心血管代謝起到積極作用。
有益腸道菌群
2014年發表的《辣椒總堿對腸道健康的時效性影響》研究指出,短期食用辣椒可以保護有益菌,抑制大腸桿菌和腸球菌等有害菌的生長,促進機體各系統組織的更新,進而使得機體更健康。
促消化,益減肥
首先,辣椒能增強消化酶的活性,更好的幫助消化道分解食物。其次,辣椒素有著促進脂肪代謝和能量消耗的作用,這也說明一定程度上的吃辣對減肥是有潛在的幫助。
最后,吃辣會促進身體分泌內啡肽,這是一種能夠讓人產生愉悅感的激素。這也是為什么吃辣的食物會讓人胃口大開、產生很“爽”的感覺。因此食欲不佳、心情不好的時候,適當吃點辣,不僅能開胃,還能舒緩心情。
不過,雖然目前的一些研究說明了辣椒和健康有一定相關性,但我們也不能把吃辣作為抗病的萬能食物,還是得客觀對待。
畢竟,人體很多疾病的成因相對復雜,吃辣和疾病風險下降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還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去證明。如果你身體已經呈現出不健康的狀態,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進行正確的治療。
二、
為何辣椒偏愛摧殘“菊花”?
或許不少人也會有這種疑問:
既然吃辣好處這么多,那為什么吃完辣的食物后,要么胃里翻江倒海,讓人狂跑廁所;要么“菊花”痛到拉不出屎,甚至被痔瘡盯上呢?
1
辣椒與菊花的“愛恨情仇”
吃辣能過嘴癮,卻最終傷了菊花。
由于辣椒素能激活人體感受疼痛神經元上的受體分子,使人產生疼痛、灼熱感。不過,這疼痛神經元幾乎遍布我們全身,因而辣椒素所到之處,如皮膚、口腔、胃腸道、肛門......都會被它辣到,從而出現胃里似火燒、菊花疼痛的現象。
真的辣菊花!
正因吃辣會傷到“菊花”,所以有不少人將長痔瘡的鍋也甩到辣椒身上。
不過,辣椒真的無辜嗎?當然不是。因為辛辣刺激的食物的確能刺激直腸肛門黏膜、引起血管擴張及充血,造成排便時刺痛和墜脹感,從而加劇或誘發痔瘡。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痔瘡發病人群或達5億。但如此高發的痔瘡現象,究其病可不僅僅只怪辣椒,還有不少其他因素,常見的有:
肛墊下移:若長期便秘、腹瀉、排便習慣不良(ps:拉屎太用力)及括約肌動力弱等,會很容易增大肛墊的垂直壓力,使平滑肌過度伸展、斷裂,導致肛墊充血加重,誘發或加重痔瘡。
靜脈曲張:肛門處在消化道的末端,下面齒狀線周圍有許多靜脈血管,若長期處在壓迫的狀態下(ps:經常久坐、不運動),容易造成肛門局部的靜脈回流不暢,從而張彎曲形成痔瘡。
此外,痔瘡還跟家族史有關。
2
痔瘡是腸癌的保護傘
比痔瘡更可怕的是腸癌。
中國癌癥中心的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結直腸癌的新發病例屬為37.63萬人,死亡患者19.10萬人。
據統計,我國每1分鐘就有1人確診直腸癌,每2分鐘就有1人死于直腸癌,并且近幾年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及年輕化的趨勢 。
在這么高死亡率背后,其一是痔瘡給直腸癌“打掩護”的原因。由于直腸癌的癥狀跟痔瘡的相似度很高,常常容易和痔瘡混淆。
尤其是當這種疾病并存時,很多人在發現自己得了痔瘡后就會局限于痔瘡的治療,而很難再去進行更全面的檢查,從而延誤直腸癌的診斷,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其二是直腸癌本身就起病隱匿,早期大多無明顯癥狀,很容易被忽視,造成一旦發現即是癌癥中晚期的局面。因而大家要盡早識別痔瘡和直腸癌的癥狀,及早精準治療,減少身心痛苦。
三、
做好預防保小命,避免菊花傷滿地
雖然直腸癌的死亡率高,但早期治愈率達90%,也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癌癥。
首先,直腸癌從癌細胞開始增生到發展成惡性腫瘤,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早期篩查顯得尤為重要。
既然說到篩查方式,采用腸鏡檢測是目前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通過腸鏡能直視我們腸道的內部情況,觀察是否存在腫塊,腸壁有無病變以及是否存在其他腸道疾病。
若是腸鏡下出現癌前病因小息肉,還可以鉗取小塊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這樣不僅有助于明確診斷和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還能阻斷其癌變進程。這不是在自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