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人快語、大說大笑、思想開明。今年53歲的洪秋芬自2011年至2021年,擔任黃山市屯溪區傍霞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10年來,她踐行初心,從我做起、從家庭做起,樹立良好家風,傳導文明鄉風,推進鄉村治理,建設美麗鄉村,耐心熱心、積極作為,成為了當地村民的“貼心人”。
(資料圖)
傳統的鄉村,村民愛攀比。婚喪嫁娶講排場,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之風司空見慣。傍霞村也不例外,作為屯溪區曾經的“后進村”,這里的鄉風陋習根深蒂固。
改變,從洪秋芬家開始。
她給家里人樹立了一條規矩:家人結婚,新事新辦,不收彩禮;親人去世,喪事簡辦,不收禮金。家有喜事,一律小辦,不大操大辦。
2020年4月,洪秋芬的媽媽病逝,她帶頭喪事簡辦,不辦酒席,親朋好友送來的禮金,一律退還。2021年,小孫女過周歲,兒子媳婦本想辦個盛大的生日宴,洪秋芬得知此事,向兒子媳婦建議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飯,感受一下喜悅,不必費時費力、大辦特辦。兒子媳婦認為有道理,愉快地采納了她的建議。“為了伯母的喪事簡辦,堂哥到現在還跟我鬧得不愉快。”洪秋芬坦言,為了遏制傳統陋習,推進移風易俗,作為村書記的自己必須帶頭。
洪秋芬的大伯洪大頭今年86歲,兒子有智力殘疾,日子過得非常艱難。洪秋芬自2013年起選擇義務照顧洪大頭的生活起居。2020年疫情期間,洪大頭突發心梗需安裝心臟支架,洪秋芬一家出資治療、出人照顧,出院后還負責日常的照料。村里左鄰右舍都說,人家是見了老人躲,洪秋芬卻將老人主動攬進家,傳遞出孝善好家風。
“我認為身為一個黨員、一個村干部就應該起到一個帶頭作用,自己做好了才能去影響帶動其他人,這樣一家比一家,我們村里的氣氛就越來越和諧,矛盾變少了,鄉里鄉親的日子就會越過越舒心。”洪秋芬說。
家風影響民風,民風帶動村風。洪秋芬的開明思想,逐漸影響著村里的風氣并帶動了村里的美麗鄉村建設。
曾經的傍霞,房前屋后亂占亂堆、又臟又臭。在任期間,洪秋芬帶領村兩委干部一起,積極申報并建設傍霞美麗鄉村。剛開始的環境整治過程中,工作開展很難,個別村民不但不支持還百般阻撓,認為整治觸犯到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半夜“騷擾”。洪秋芬頂著壓力和委屈,一趟不成兩趟,兩趟不成三趟,挨家挨戶、苦口婆心去做思想工作。于是,原本亂堆亂放的空地變成了小花園;雜亂無章的房前屋后變成了景觀墻;村中有了廊亭、荷塘,呈現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圖景。
2021年村兩委換屆,洪秋芬“急流勇退”,她說要讓更年輕的人來帶領傍霞走鄉村振興之路。在任十年,洪秋芬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傍霞村從原來的“丑小鴨”變成了今天的“白天鵝”。她的家庭也榮獲了2022年安徽省“最美家庭”稱號。
程向陽 實習生 李夢麗
來源:黃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