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靈璧縣在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主動作為,堅持積極善為,采取“四強化”,合力守護校園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強化供餐服務頂層設計。該縣采取政府購買加工配送全流程服務的供餐方式。食材通過“優質采”平臺公開采購。食材然后由中標企業按照合同規定統一將送到兩個加工配送服務中心。加工中心負責對食材、輔料進行分揀、清洗、處理、初加工、冷藏,然后參照營養辦統一制定的帶量帶價食譜,對所有食材、輔料進行統一分類包裝,用冷鏈車分送到營養餐食堂。供餐學校食堂負責烹飪加工,最后本校學生在餐廳就餐。學校食堂的各種服務也由加工中心提供。加工配送服務的所有費用均由政府財政負擔,與學生膳食補助資金完全剝離。
強化供餐服務流程監管。該縣結合縣情制定覆蓋供餐整個供餐流程的規章制度,完善食材“五檢”措施。即:加工中心接收食材前快檢測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瘦肉精、細菌含量等;加工中心進行初加工成品抽樣檢測;市場監督管理局定期請第三方抽檢;各供餐學校食堂對送到食堂的初加工成品”一看、二聞、三觸”,并做好留樣;飯菜成品后,學校負責人檢查并試餐。同時,各供餐學校積極強化對食堂的精細化管理,安排專人專責抓好供餐食材驗收、加工、貯存、留樣、消毒等各個環節的監管,從源頭上把好食品安全關,確保每日師生都能吃上及時、放心、安全的食材。
強化服務企業責任意識。在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過程中,該縣把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確保學生吃的好、吃的優質,吃的安全,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統一領導。通過政府工作例會、專題會議、工作進度通報會等方式,不定期聽取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情況的匯報,對下一步工作進行科學研判、統一組織協調。該縣全面落實職能部門監管責任,不定期組織專門人員深入供餐一線和加工配送服務企業,指導監督服務企業嚴格遵守服務約定,科學、規范經營,并對食品安全領域的違法行為嚴厲查處,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在此基礎上,該縣教育主管部門建立完善年度供餐考核評估機制,對供餐情況進行定期考核評議,以督促企業強化日常供餐流程精細化管理,保證供餐質量和服務水平。
強化督巡查促供餐提質。該縣堅持部門督查與職能部門聯合巡查相結合,不定期組織人員緊盯重點節氣、重點時段,聚焦食材加工、燃氣供電保障、餐廚用具消毒、食品留樣、食材加工流程是否規范等方面進行全覆蓋檢查。同時針對各供餐食堂衛生是否能夠做到集中清理、知識培訓是否經常化、應急演練、校長試餐制和老師陪餐制是否常態化;4D食堂管理模式是否得到全面落實進行月抽查、月反饋,全力推動各供餐服務企業和供餐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做到責任到位、培訓到位、執行到位、整理到位。在此基礎上,該縣大力實施”明廚亮灶”工程。投入資金900萬元,配套了”明廚亮灶”監控系統,實現加工配送中心、冷鏈配送、供餐學校食堂全方位、全時段食品安全可視化,冷鏈配送車衛星定位。
目前,該縣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涵蓋全縣農村中、小學校253所,惠及全縣97171名學生。全面實現受益學生全覆蓋,學校食堂供餐全覆蓋。(趙奇 張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