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業,大民生。如何妥善化解物業矛盾糾紛,是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一環。近年來,花山區全面落實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建立“1345”多元化解機制,即“一個中心、三級平臺、四位一體、五調聯動”,將物業糾紛化解在最前端。今年前8月,馬鞍山市花山區物業糾紛訴調對接中心共受理物業糾紛1179起,其中訴前化解1006起,調解成功率高達85.3%,有效推動物業管理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進一步夯實了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基礎。
一站式受理
“你的房屋質量問題應由開發商履行維修業務和承擔侵權損失......”9月5日,在花山區物業糾紛訴調對接中心,退休老法官顧守強正在耐心調解一起物業糾紛。
(資料圖片)
因開發商未按合同約定為精裝房安裝燃氣灶、維修下水管道,某小區一業主一直未能入住并拒交物業費以致成訟。經過1個小時釋法說理,顧守強讓雙方握手言和,業主現場履行繳納物業管理費的法定義務,并聽取維權建議。
受聘擔任調解員以來,顧守強運用40余年的審判執行經驗,讓一樁樁案件在調解員工作室得到圓滿解決?!拔覀儓猿衷V調分流、能調盡調原則,大部分在這里都能接受訴前調解?!彼榻B,不適合調解或調解不成功的案件,轉入物業法庭依法審理。
物業糾紛宜在源頭化解。依托區物業糾紛訴調對接中心,花山區建立區、街道、社區物業糾紛訴調對接三級平臺,形成覆蓋全區的訴調對接網絡。法院物業巡回法庭、住建委物業科、司法局法援律師、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入駐中心統一辦公,率先組建物業管理糾紛調解專家庫。通過行政調解、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司法調解、在線調解“五調聯動”,物業和業主經常發生的矛盾都可以在這里進行快速調解。
花山區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花山區物業糾紛訴調對接中心10月份將整體搬遷入駐花山區矛盾糾紛綜合調處中心,屆時將實現群眾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最多跑一地”。
多元化解紛
9月1日,湖東路街道南湖社區黨委收到了桃源路沿街商戶集體送來的錦旗,感謝社區解決了家門口的矛盾糾紛。
原來,大北莊有幾戶居民長期利用二樓平臺擺放腌菜缸、盆景和雜物,導致一樓好幾戶商戶天花板漏水,雙方爭執不休鬧到沐樺物業處。服務小區24年的物業經理、黨員張春君立即匯報社區調解工作站,多番上門調解,最終做通了居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協助商戶修繕了屋頂。
南湖社區黨委書記孫弘敏說,社區日常矛盾糾紛有七成以上涉及物業領域,“對此,我們以黨建引領建立‘說議調辦’工作運行機制,打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五心黨建廣場、留聲亭等多處陣地,并打造了一支以‘五老’人員為主的調解隊伍?!?/p>
“黨建+物業”是解紛利器。在小區物業服務、黨組織、業委會(物管會)全覆蓋的解放路街道,依托物業糾紛訴調對接街道分中心,“小苑議事廳”“半月說事”“五星服務”等社區品牌,為居民搭建了調解物業矛盾糾紛的“紅色平臺”?!拔覀兘衲瓿晒鉀Q物業類投訴395起,圓滿化解了東苑社區新能源車充電難、健康路沿線小區下水堵塞、東暉花園加裝電梯等一批物業糾紛難題,獲得群眾肯定?!苯夥怕方值牢锕苻k主任陳如華說。
機制更優,多元解紛。花山區制定物業糾紛調解相關制度、規范調解流程、分層化解糾紛,利用物業糾紛訴調對接中心、街道分中心、社區工作站三級平臺分層化解物業糾紛,積極引導當事人、業主委員會、基層組織和專業委員會采取調解等方式解決糾紛,組建一支專業調解員隊伍,逐步實現形成“有物業糾紛,找人民調解員”的廣泛共識。
智慧化賦能
在全區610余處物業小區公示欄,拿出手機,掃描微信二維碼即可進入市智慧物業管理平臺,進行物業問題投訴。
前不久,金家莊街道居民蔡女士就是這樣解決了小區路燈不亮問題,“以前,有問題到物業反映,來回要花不少時間?,F在,線上反映問題方便快捷,解決也快!”她由衷點贊道。
在全國法院首個物業糾紛訴調對接數字化一體化平臺——花山區物業糾紛訴調對接數字化一體化平臺建立的基礎上,花山區智慧化賦能物業矛盾糾紛調解做了諸多有益嘗試。如,“互聯網+審判”,花山區人民法院通過互聯網辦案平臺,向當事人智能推送物業糾紛常見法律問題解答,實現在線視頻庭審、在線視頻調解、在線溝通案情,當事人足不出戶就可完成在線調解和在線司法確認;“互聯網+訴調”,物業糾紛訴調對接中心通過數據分析功能劃分案件信息類別,將案件分流三級平臺,分層化解物業糾紛,構建一體化的物業糾紛“e解決”平臺;“互聯網+服務”,依托數字化一體化平臺,全方位收集、處置群眾物業服務訴求,實現物業費統一計算、數據信息聯網共享、物業矛盾糾紛研析等各項功能,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下一步,花山區將以滿足人民群眾新需求新期待為著力點,持續探索多元調解物業矛盾糾紛新路徑,促進物業糾紛源頭治理,為群眾安居樂業提供更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記者?季晨辰?通訊員?李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