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日古力·納斯爾)“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5月19日,“四季看新疆”之“追著花兒看新疆”大型主題采訪活動采訪團來到塔城地區額敏縣瑪熱勒蘇鎮克孜拉更村,看到140畝油用牡丹連片開放,一株株玉笑珠香、一叢叢富麗堂皇。
(資料圖片)
5月20日,塔城地區額敏縣瑪熱勒蘇鎮克孜拉更村,游客在油用牡丹花海中拍照。(攝影:湯永)
然而,看著眼前壯觀的場面,人們很難想象,這里曾經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涼地。由于地處塔城地區“老風口”,克孜拉更村的自然環境極為惡劣,加之這里土地貧瘠,種植一般農作物效益很低。
“為了改善環境,2000年起,父親便帶著全家人開始在這里種樹。”克孜拉更村村民陳金宏回憶,隨著林地面積不斷增大,兄弟姐妹也逐漸長大,都離開了這里。
直到2015年,因為陳金宏母親的一句話:“我要是哪天走了,以后誰來照看這些樹呢?”陳金宏決定,辭掉工作,回到村里,維護這片林地。
2018年的一天,一直在尋求致富路的陳金宏被油用牡丹的信息所吸引。經多方考察、充分了解油用牡丹種植環境和市場行情后,陳金宏認為油用牡丹種植發展空間巨大,于是將自己承包的140畝風沙地全部種上了油用牡丹。
油用牡丹是一種木本油料作物,耐干旱、耐瘠薄,適合林下種植,一年種百年收,它壓榨出的“牡丹油”被稱為“液體黃金”,深受消費者喜愛。
于是,陳金宏開始翻閱大量資料、請教專業技術人員,并實地考察,決定在油用牡丹地里套種耐干旱、耐鹽堿、抗風沙的文冠果樹,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在他的精心管理下,這片牡丹地最終為他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收益。
“2022年,油用牡丹籽每畝產量達50公斤,每公斤的價格在15元到25元之間。”陳金宏介紹,今年產量要比去年翻番,畝產達到近100公斤。
“我和昌吉兩家公司開展合作,每年10月采摘后,由他們收購后銷往疆外。”陳金宏說,油用牡丹和文冠果都是在四年后進入豐產期,以后牡丹籽和文冠果產量會逐年增高。
從2018年至今,每逢除草、澆水等工期,陳金宏會請當地村民在地里務工,用工量每年達到200多人次,解決了周邊部分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
如今,這片油用牡丹地已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年5月,牡丹花開期間,絢麗多姿的花海盛景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打卡,同時帶動了周邊餐飲、超市增收,為克孜拉更村的鄉村振興奠定了產業基礎。
站在花海里,望著豐收在即的油用牡丹,陳金宏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我計劃再種植200畝油用牡丹,帶動周邊更多退耕還林戶一起種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