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第二大機構投資者保險資金再次主動舉牌。6月2日晚間,浙江交科和中原高速分別公告稱,長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人壽”)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實現舉牌。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這距離2020年12月保險資金新增主動舉牌A股上市公司已經過去了兩年半。
保險機構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專業機構投資者,是中長期資金的重要來源,其一舉一動都會引導市場投資的風向。長城人壽舉牌釋放了怎樣的信號?曾經在A股市場縱橫捭闔的保險資金又回來了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半年持續增持,舉牌兩家A股公司
時隔兩年半,險資新增主動舉牌A股再現江湖!
6月2日晚間,浙江交科公告稱,6月1日長城人壽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該公司股份252.01萬股。截至目前,長城人壽持有浙江交科股份為1.31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3%,觸發舉牌。
同樣在6月2日晚間,中原高速也發布公告,長城人壽于6月2日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該公司股份802.93萬股,此次增持后,長城人壽共持有中原高速1.12億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5%,同樣觸發舉牌。
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信息披露平臺,自2020年12月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舉牌萬達信息以后,保險公司共計舉牌3次A股上市公司。除了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對萬達信息的定向增持外,剩下兩次均為被動舉牌。也就是說,長城人壽此輪舉牌距離2020年12月保險資金新增主動舉牌A股上市公司已經過去了兩年半。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兩家公司的權益變動報告書發現,近半年來,長城人壽在持續買入兩家公司的股票。其中,在2-6月持續買入浙江交科,在1-4月和6月均買入了中原高速。綜合中原高速現在股價3.64元/股來看,較長城人壽1月的買入價格2.95元/股已經出現了不小的浮盈。
對于舉牌原因,根據權益變動報告書,長城人壽增持行為是基于保險公司自身配置需求以及上市公司配置價值考慮的長期投資。其中,對浙江交投的增持資金來源于自有資金賬戶,對中原高速的增持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賬戶和分紅賬戶。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自2022年末至今,險資舉牌較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明顯回暖。不過,此前保險資金舉牌多是集中于港股上市公司,一口氣舉牌兩家A股上市公司的情況并不多見。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此輪險資舉牌,主要是看中了A股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前兩年市場行情不佳,很多公司估值跌到了比較低的位置,從長期投資視角來看,現在屬于增持優質上市公司的一個時機。
“通過在底部增持上市公司,也能夠起到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楊德龍補充表示。
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提及,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后,信息披露義務人長城人壽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加上市公司股份之可能性。
權益投資更趨理性
保險機構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專業機構投資者,是中長期資金的重要來源,其一舉一動都會引導市場投資的風向。此輪長城人壽舉牌兩家A股公司,不禁讓人回憶起了2015年前后保險資金接連舉牌的場景。不論是“買買買”的盛況還是兇猛入市的野蠻,都歷歷在目。
曾經的險資又回來了嗎?楊德龍表示,險資作為機構投資者,舉牌更多是看好公司長期的發展,并不是為了爭奪控股權,而是為了分享上市公司的成長,以獲得比較好的財務回報為目的,和之前的舉牌有比較大的不同。浙江交科也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不會對公司持續經營產生影響。
實際上,2022年末至今,險資主動舉牌相較于2021年明顯活躍,舉牌對象多為銀行股、基建、制造業板塊,鮮有地產股的身影。不再是2015年中小險企謀求控股權的野蠻舉牌,且舉牌資金來源多為自有資金或分紅險等賬戶資金。
那么長期來看,險資對權益市場態度如何?舉牌熱潮是否有望持續?楊德龍表示,后續需要觀察是否會有更多的險資舉牌優質上市公司,這也會成為做多市場的一個重要信號。
從政策角度看,近兩年,監管機構不斷鼓勵保險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引導保險機構將更多資金配置于權益類資產。比如,2022年年底,原銀保監會發文鼓勵償付能力充足、資產負債管理能力較強的保險公司加大股票等二級市場權益類資產投資。并表示會積極創造條件,探索保險資金長期穩定投資股票模式,充分發揮機構投資者作用,加大優質上市公司股票投資。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