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文:山雨--(宋)偰遜一夜山中雨,林端風(fēng)怒號。
(資料圖片)
2、不知溪水漲,只覺釣船高。
3、譯文:山中下了一夜的雨,風(fēng)在樹林頂端怒號。
4、我不知道溪水是不是漲了,只是發(fā)覺釣魚的小船更高了。
5、賞析:歷來寫山雨的詩很多。
6、這些詩大多從視覺入手并加以形容或描繪,此詩則是從感覺出發(fā),自然流出,因此被論者稱為“純乎天籟”。
7、詩的前兩句全由聽覺落筆,傳人詩人耳中的都是飄灑在山間的雨聲和呼嘯于林際的風(fēng)聲。
8、“一夜”寫其持續(xù)時間之久,“怒號”言其發(fā)出響聲之大,讓人于冥冥之中去想像山中夜雨的情狀。
9、后兩句脈斷意連,巧妙地運用“水漲船高”的生活體驗,以只覺船高的親身感受,來反跌出不知溪漲的視覺不足。
10、究其本意,原不是不知“溪水長”,只是為了要強調(diào)“釣船高”的特殊感覺,才故意先說不知,然后才讓“只覺”來表達不知之知。
11、這樣就在有意無意之間,傳遞出一種夜泊山溪的疏曠情懷,使人猶如身臨其境一般。
12、此外,小詩頗可玩味的還有“釣船”兩字。
13、中國古代文人厭倦了爾虞我詐的官場、車馬喧鬧的世俗,常浪跡江湖,隱居山林,尋找一種樵唱漁歌式的生活情趣。
14、詩的作者也不例外。
15、從表面看,他只是在描寫一場山雨,時間在夜晚,但“釣船”兩字,非常含蓄地透露出他所追求和得到的那種閑適和悠然。
16、由此二字,人們可以想見他白天垂釣于山溪、夜間泊眠于釣船的曠放。
17、如果將此二字換作“小舟”,則意境和內(nèi)涵都將大受影響。
18、由此可知,此詩的好處除了它不加雕飾的“純乎天籟”之外,還在于意境超然、韻味悠長,表現(xiàn)出明人追慕唐詩的一種明顯意向。
19、擴展資料:山雨--(宋)偰遜的創(chuàng)作背景:元順帝至正十八年(1358)紅巾軍克上都,逼大寧,契伯遼遜為避亂,攜子弟逃至高麗。
20、詩是作者避居高麗時的作品。
21、本詩形象生動,語調(diào)明快,不假雕飾,純乎自然之趣,寫得十分含蓄。
22、但詩中其實表達了內(nèi)心的凄涼苦寂,隱含著對時局的憂患。
23、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山雨。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