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國內媒體報道稱,由于日本政府執意實施將福島核電站儲存的核污染水排向大海的排污工程,澳門市政署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若日本啟動相關計劃,澳門市將立即擴大對日本水產,蔬菜以及水果的暫緩進口。
未來所有從日本進口的鮮活食品,都需附上輻射檢測證明,以及通過相關檢驗檢疫措施后才能進口。而就在中國方面開始抵制日貨后,日本媒體也開始將矛頭對準中國。近期就有日媒聲稱位于中國的多個核電站排放的放射性物質氚總量超過了核污染水,其中包括位于廣東省的陽江核電站以及浙江省的泰山核電站,日媒指責中國沒有在排放氚物質方面與他國達成合作或協議,其危害不比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差。
混淆視聽改變不了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本質
此次日本媒體誣稱中國核電站所排放的放射性物質氚污染是福島核污染水的數倍,可謂是暴露了其混淆視聽的企圖。自日本政府宣布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以來,國際上可謂是一片嘩然,絕大多數國家都對日本提出抗議與反對,就連聯合國也在不久前通過決議,反對日本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
而受到千夫所指的日本也開始尋找各種方式來為自己的排污行為“洗白”。日本政府此前曾多次對外表示,向大海排放的核污染水是“無害”的,這一論點也在近期得到了諸如韓國,美國等日本盟國的支持。然而事實上,日本從來就沒有拿出任何令人信服的數據顯示核污染水是無害的。
相反,日本本國的專家曾多次發表報告,指責排放核污染水將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危害。如今日本的“洗白”行為也不再僅僅局限于制造偽證,而是開始混淆視聽,把中國搬出來企圖轉移矛盾目標。對于這種混淆視聽的做法,國際上應該堅決表示反對,同時予以批判。日本政府如果未來執意要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那么不光將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批評與指責,同時還會使其在經濟上付出代價。
除了中國澳門地區近期宣布抵制日貨以外,包括韓國,菲律賓在內的一系列太平洋沿岸國家,都在近期出現了抵制日貨的情況。在韓國,由于擔憂核污染水影響,日本向韓國出口的海產品在5月份下降了3成之多,且未來還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
此前韓國還曾聲稱要就核污染水問題,對日本提出索賠。盡管當前的尹錫悅政府推行“恥辱外交”,恬不知恥的為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站臺,但當前尹錫悅在韓國國內的支持率相當慘淡,他未來想要連任基本不現實。
一旦未來新的韓國總統上臺,日本必然會陷入到與韓國的索賠糾紛當中去。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好好考慮這一系列后果,隨后再決定是否真的要排放核污染水。
部分參考消息來源:上觀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