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葫蘆
在我的記憶中,我清晰地記得爺爺是位慈祥和藹的老人。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爺爺給了我不一樣的疼愛。
爺爺排行老二,長大后被過繼給了另一位奶奶,在那個年代,家里沒有兒子的都要過繼本族優秀的孩子,來傳承下一代。從此爺爺住進了老奶奶的大房子里,房子是石頭的,里面是泥巴打底,冬暖夏涼。爺爺把老奶奶當做自己的親娘照顧,在家的時間幫奶奶干活,走親戚,大事小情都是爺爺來完成。奶奶的兩個閨女把我爺爺當成親兄弟,爺爺更是加倍的對兩個姐姐好,來到我們家爺爺把他的姐姐們照顧的比親姐姐還親。
(資料圖)
這也讓老奶奶感覺到溫暖,過繼的兒子比親生的都優秀,做事情認認真真,又懂得孝敬老人,團結鄰居。老奶奶無病而終,是爺爺和奶奶照顧得好,爺爺照顧著兩家的老奶奶,照顧兩家的兄弟姐妹,讓兄弟姐妹們說不出來任何不好,那是別人很難做到的,爺爺卻做到了。
爺爺也經常教育我的父親,那天我不在了,兩邊祭祖的事情,你都要堅持,都要傳承下去,一邊是生我養我的父母,另一邊是對我有恩的父母,無論到什么時候都不能忘的,我的父親深深地記住了爺爺的話,也真正做到了。
爺爺是大隊里的保管員,對工作負責,從來沒有拿過公家的一分錢,反而是家里有的,大隊里沒有的爺爺從家里拿到大隊里使用。同事們都贊嘆爺爺是位嚴厲的好干部。
爺爺的人員非常好,不光是兄弟姐妹關系好,和大隊的同事關系好,就連河西里的兩個爺爺也非常贊嘆我的爺爺。
爺爺有情有意,在河西做生意時候,兩個爺爺幫了我爺爺的幫,從此以后他們三個桃源三結義了。爺爺把老家新鮮的小米給他們送去,花椒,石榴都是那邊很少的,爺爺都是自己少吃,也得分享給兄弟們。
河西的姚爺爺有時候來我們縣城做生意,就住到我們家,一住有時候住半個月以上,爺爺好茶好飯的招待著,不要姚爺爺一分錢的生活費。爺爺說出門在外都遇到困難的時候,有的時候幫一把,方便了別人也方便了自己,我有一口吃的,我的好兄弟就有吃的。
我的奶奶去世的早,父親上班,母親種地,照顧我的重任就落在了爺爺的身上。每天爺爺抱著我去二奶奶家玩,爺爺非常有耐心,對我都是疼愛有加。有時候我拉了臭臭,爺爺用手抱著我就回家了,從來沒有嫌棄過我,回到家讓我的母親給我洗澡,再把我抱出來,只要是有時間爺爺就抱著我玩,有時候去四爺爺家玩,有時候帶我去大隊部里玩,爺爺把我看到三歲左右就生病了。但是爺爺對我的愛一點沒有變,總是把我放到掌心上。
爺爺把人生最寶貴的時間都用來服務別人,為家庭付出著,爺爺我的父親,叔叔把姑姑們教育的非常優秀,在我們村里是出了名的家風家訓優秀的家庭。感恩爺爺,原諒孫女現在才想起你來,你永遠是我心目中最可敬的爺爺!
想到這些我仿佛看到我的爺爺坐在堂屋口的椅子上,爺爺吃著我母親蒸的粘窩窩頭,爺爺喜歡吃甜,吃粘窩窩頭沾白糖,那是爺爺最愛吃的一口。也仿佛看到了爺爺抱著我站在大門口等我母親下地回家的那個時間…
作者簡介:金葫蘆,本名張紅,出生在中國濟南玫瑰之鄉。自幼酷愛文學。曾在市縣級報刊發表散文、小說多篇。現為平陰縣作協會員,傳統文化優秀講師。
壹點號藍眸文學視角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