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智通財經獲悉,中銀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中石化新疆庫車綠氫項目順利投產,首次實現萬噸級綠氫煉化項目全產業鏈貫通,有望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促進國內氫能裝備行業發展提速。國內多個大型綠氫項目落地,氫能產業化進程加速,維持行業“強于大市”評級。2023年以來國內外大型綠氫項目積極落地,電解槽招標密集發布,氫能產業化進程提速,綠氫成本預計逐步具備競爭力,應用場景有望進一步擴大,具備成本優勢的電解槽生產與氫儲運、加注裝置企業有望受益。
推薦:隆基綠能(601012.SH)、陽光電源(300274.SZ)、雙良節能(600481.SH)、華光環能(600475.SH)、華電重工(601226.SH)、蘭石重裝(603169.SH)等。
中銀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中石化新疆庫車綠氫項目投產,首次實現萬噸級綠氫煉化項目全產業鏈貫通:6月30日,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順利產氫,產出的氫氣通過管道輸送到中國石化塔河煉化、替代現有天然氣化石能源制氫。項目成功實現綠氫生產到利用全流程貫通,這也標志著我國首次實現萬噸級綠氫煉化項目全產業鏈貫通。
庫車項目有望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促進國內氫能產業化進程提速:中石化新疆庫車項目制氫規模達到2萬噸/年,是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綠氫示范項目。我們認為,庫車項目為國內光伏發電綠氫產業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案例,有望促進光伏制綠氫產業發展提速。庫車項目也對綠氫煉化項目具有重要示范意義,有望吸引更多煉化企業投建光伏制綠氫項目,促進煉化產業脫碳。此外,庫車項目安裝了52套1000Nm3/h堿水制氫裝備、儲氫規模約21萬標立方的儲氫球罐以及輸氫能力2.8萬標立方/小時的輸氫管線及配套輸變電等設施,根據中國石化官微,該項目的電解槽、儲氫罐、輸氫管線等重大設備及核心材料全部實現國產化,有效促進了我國氫能產業鏈的發展,帶動國內氫能裝備行業發展提速。
國內外多個大型綠氫項目落地,氫能產業化進程加速:2023年以來,大量氫能項目簽約落地,多個氫能項目開工,氫能產業化進程加速。國內方面,由中石化新星內蒙古綠氫新能源有限公司實施建設的1萬噸/年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近日正式啟動,該項目制氫裝置共配置28套1000Nm3/h堿性電解槽,儲氫設置4臺2000立方米低壓儲罐。6月27日,年產5萬噸綠氫暨氫能裝備產線項目落戶豐鎮,該項目總投資約為330億元,采用國際先進的PEM制氫技術,通過3GW可再生風光能源制氫,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能源PEM制氫項目。6月29日,三峽內蒙古納日松項目投產,該項目是內蒙古第一批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該項目安裝15套1000Nm3/h堿水制氫裝備,年產氫氣約1萬噸、副產氧氣約8萬噸,主要應用于化工和交通領域。國際方面,6月20日,哈薩克斯坦綠色氫能生產廠啟動。根據規劃,該項目將在2030年前建設和運營容量為20GW的綠氫工廠,并從2032年起實現每年生產200萬噸的綠色氫氣,相當于歐盟2030年進口綠氫目標的五分之一。
氫能中標量高增,指引需求高景氣:根據索比氫能網數據,2023年上半年已有14個電解槽中標項目公布,總中標量達848MW。根據索比氫能網數據,2023年上半年國內電解槽中標量超過2022年全年國內電解槽出貨量(722MW),電解槽中標量高增長指引下游需求高景氣。
風險提示:氫能政策風險,產品價格競爭超預期,下游需求不達預期,國際貿易摩擦風險,氫能技術迭代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