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日報融媒體記者 陳俊 李慶玲
山清水秀天藍藍,花香樹綠鳥兒鳴,草長鶯飛魚兒游……6月26日,走進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加定鎮,天然氧吧的氣息撲面而來。加定鎮依托北山天然生態資源優勢,探索“黨建+”融合發展模式,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打造生態文明高地,走出了一條具有加定特色的生態振興之路。
以生態為底色,著力打造“原生態森林康養最佳體驗旅游目的地和最美秋景觀賞地”旅游品牌。深入開展環保行動,對6個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有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建立農村垃圾“戶集—村收—鎮運”機制,實現鎮域垃圾處理全覆蓋。在全鎮設立保潔員,配備專職保潔人員8人,河道專管員24人。建立健全鎮環保工作機制和督查、考核機制,逐步實現全鎮生態環境監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街鎮環境一體化監管網絡。
以產業為基色,積極推廣“支部+合作社+農戶”、“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大力培育互助北山白牦牛、山貨采集、花椒種植、雜交油菜制種、有機蔬菜等特色產業,建設集種植養殖、休閑觀光、農畜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特色產業綜合體,加快全產業鏈建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探索“一村一品”發展新模式,積極進行直播轉換帶貨,助力群眾增收。
以旅游為原色,積極推動“旅游+”科普、集鎮、體育等,積極申報扎隆溝地質旅游文化村,開發溫泉養生度假新業態,努力將加定鎮打造成文旅小鎮,開展森林徒步、森林穿越、森林馬拉松等體育賽事,讓廣大群眾參與賽事服務,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以康養為本色,認真在生態文明建設、森林康養、鄉村文旅等領域結合發展藏藥浴文化,引進中藏藥森林康養項目,積極打造藥王谷,實現藏藥浴文化資源與生態康養理念深度融合,為“生態+藏藥浴+康養”再添新活力。加定鎮將堅持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環境優美與致富共贏的發展之路,積極融入互助縣“五張名片”打造中,對標全域旅游布局,開辟鄉村振興新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