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普遍認識枸杞子的藥用價值,但是對枸杞葉的認知還比較少。
(資料圖片)
《本草綱目》記載:“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花、實、根、莖、葉作煎,及單窄子汁煎膏服之,其功并等。并曰枸杞葉具有補腎益精、清熱明目、延緩衰老等功效。
上述是《本草綱目》對寧夏枸杞葉的記載。
盡管寧夏枸杞葉藥用記載歷史悠久,并有研究表明寧夏枸杞葉的活性成分在種類上與枸杞子基本一致,含量甚至超過枸杞子,但與枸杞子相比,對于寧夏枸杞葉的現代研究比較少。
在剛剛過去的第六屆枸杞產業博覽會上,最新發布的《中國枸杞產業藍皮書(2023)》一書里有關專家對枸杞葉的研究值得分享。
段金廒院士團隊撰寫的《“雙輪驅動”寧夏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文認為,隨著大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藥食同源枸杞子資源的需求量劇增。寧夏枸杞葉資源價值與枸杞子一起發展,雙輪驅動,推動形成寧夏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格局。
段金廒,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現任中藥資源產業化與方劑創新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資源循環利用重點研究室主任、江蘇省中藥資源產業化過程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等。
有研究表明,寧夏枸杞葉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保護神經系統等多種藥理活性,具有較高的潛在利用價值。
段金廒院士團隊在中藥資源化學研究思路的指導下,在對本草古籍及現代研究報道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采用現代分析技術與方法對寧夏枸杞葉中資源性化學成分進行分析與評價,對果用與葉用寧夏枸杞葉進行指標性成分鑒定,構建寧夏枸杞葉質量標準;采用整體動物模型研究寧夏枸杞葉的糖脂代謝調節作用與機制;采用體外及細胞模型評價寧夏枸杞葉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神經保護活性。
寧夏枸杞葉作為枸杞子藥材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副產物,除少量作為茶飲外大量廢棄,造成資源浪費。目前,果用枸杞在栽培過程中,年產廢棄葉片資源近百萬噸,尚無有效的高值化利用途徑。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枸杞葉具有抗氧化、降血糖、調血脂、增強免疫、神經保護等多方面的資源價值,枸杞葉及其提取物或資源性物質在藥用、保健、食用及新資源開發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段金廒院士團隊認為,基于枸杞葉(天精草)的本草傳統藥用、食用等記載及現代研究結果,多途徑、多層次開發利用,研發高附加值產品是枸杞葉資源產業的必然發展趨勢。(寧夏新聞網記者 蔣萍)
寧夏紀檢委監察委|寧夏政府網|寧夏新聞網|寧夏黨建網|機關黨建網|寧夏黨校網|寧夏社科界|寧夏文明網|寧夏人大網|寧夏法院網|人民網|中國日報網|新華網|國際網|中國網|求是理論網|國際在線|中國經濟網|寧夏回族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