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這個話題很早以前我也想過,雖然到了今天想來已經沒有意義了。最初我也懷疑過電商的可靠性,后來在第一屆雙11的時候發現真tm香。
電商的優勢很多很多了,但并不是任意一個地方都能符合電商優于實體店的條件。電商優于實體店,至少要幾個條件:
1,倉儲和快遞。了解歐美的人應該知道了。美國是因為地大,所以快遞速度并不快;歐洲是因為人懶,老是會遲。總而言之,必須有優秀的配套建設,電商才能優于實體店,不然,你3天才到的貨,我今天可以在超市買到,就形不成對實體店的優勢。
2,高度信賴值。這是我最早不信任電商的主要原因。電商相比實體店最大的區別,是所見非所得。我怎么知道我買的東西,就是你宣傳圖上的那個東西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電商們推出了七天無理由退貨,以及各種利好消費者的措施,比如商家信譽等,保證了就算商家不道德,消費者也有辦法維權。但這個東西,是建立在對商家的不公平上而來的,比如蘋果原本支持無理由退換,現在也只支持未激活的情況下退換,顯卡就更甚了,一些消費者拿顯卡挖礦7天退貨,商家吃啞巴虧。這個問題的權衡就特別麻煩。
3,線下渠道聯盟問題。有買美行日行iPhone的話可能會知道,在一些地方,手機依然是以合約機形式銷售的。在中國,我們今天恐怕已經很難想象買個手機還要跟運營商捆綁,但在一些地方他依然是主要的銷售方式。這里面,有著很深的利益,不但是手機廠商跟運營商之間的,還有跟實體店之間的利益。事實上,就算在中國,銷量巨頭的oppo、vivo,也是靠線下店占據份額的,連小米也在發展線下,這進一步印證了實體店的價值。手機行業如此,其他行業也會有類似的情況。要達成電商優于實體店,就要解決這個矛盾。
以上僅僅是一部分見解而已,實際上電商的發展因素還有很多,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