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 本報記者 施文郁
養老既是民生問題,也是事關基層治理的大課題。近年來,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聚焦百姓養老需求,以南沙街道為試點,多措并舉、多維發力,著力打造“床邊有照護”“桌邊有食惠”“身邊有幫扶”“周邊有布點”“手邊有響應”的“五邊形”養老服務體系,切實增強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為推進“床邊有照護”,沙河口區深化第三方專業機構社區養老服務,采取“整合、聯合、融合”等形式,建設兩處“居家及養老服務示范中心”,在推進標準化機構養老服務的同時,為居家養老提供配套生活護理、康復治療、文體娛樂、器械租賃、心理咨詢輔助等專業化服務,社區居民群眾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線上菜單式“私人定制”服務。同時,采取“機構入駐,社區監管、共建共享”管理方式,指導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對養老機構進行管理。截至目前,在“居家及養老服務示范中心”的帶動下,12個社區已為19028名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檔案,該中心與114名老人簽訂了服務合約,累計提供生活照料、助潔、助洗、醫療等綜合服務時長達1869小時。
為實現“桌邊有食惠”,縮小養老服務領域供需缺口,沙河口區不斷探索黨建引領凝聚多元主體參與,充分釋放“黨建+”小切口大服務優勢。引入社會化社區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依托南沙、臺擴、桃山三個條件成熟的社區,建設了三處社區食堂,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網格完備、覆蓋廣泛的社區為老助餐服務體系,為嵌入式社區養老服務賦能。同時,街道將適老化微更新項目融入社區食堂環境升級,針對出行不便的老年人,直接送餐上門,實現“三餐管家”服務。
為實現“身邊有幫扶”,沙河口區積極學習“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后山經驗,深入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愛老奉獻我做起”主題黨日活動,全面營造敬老、孝老、愛老、助老、暖老氛圍。各基層黨組織多措并舉開展送溫暖、送健康、送安全、送歡樂、送安心“五送”服務。后山社區黨委突出引領老年人實現老有所為,組建“嘮嗑隊”“巡邏隊”,以獨居、空巢老人為重點對象定期上門走訪,建立探訪記錄,給予精神慰藉;臺擴社區黨委突出引領老有所樂,通過組建社區藝術團為老年人送歡樂;南沙社區黨委突出引領居民自治,組建“調解隊”深入樓院化解鄰里矛盾。目前,已建立各類老年人志愿者隊伍49支,作為社區兼職網格員、信息員、服務員,時時處處能夠隨時掌握老年人的生活動態,成為社區老年人身邊的“守護人”。
在探索“周邊有布點”方面,沙河口區將轄區13個黨群服務中心、閑置的辦公用房進行升級改造,完善廣場、公園文化健身設施,向社會開放。組織開展傳統節日活動、法律知識講座、便民服務進社區等,涉及黨史、文化、娛樂等多個方面,極大地滿足了老年人實際需求,增強了老年人的社區歸屬感。同時,各社區充分發揮與轄區企業、商服網點的共駐共建作用,整合服務資源向老年群體傾斜,推動“15分鐘養老服務圈”便民惠民。
為實現“手邊有響應”,沙河口區各街道將無障礙改造融入老舊小區改造一體化推進,加快補齊無障礙設施和服務短板,對小區坡道、樓梯、扶手應改盡改、應建盡建,整體升級“有愛無礙”社區適老化環境。同時,對有需求和意愿的老人住宅私域改造也一并升級,智能床墊可以24小時監測老人生命體征及健康情況,煙感報警器能及時提醒老人關閉燃氣源,智能水表可以實時監測獨居老人的用水情況。并根據居民的需求安裝智慧為老“一鍵通”,加強對老年群體的探訪和關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