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頡 xié 直項也。
(資料圖片)
2、從頁,吉聲。
3、——《說文》就是頸項僵直的意思頏,háng人頸也。
4、或作亢。
5、――《說文》頸項 頡頏xiéháng(1) 鳥向上向下飛燕燕于飛,頡之頏之。
6、——《詩·邶風·燕燕》 何緣交頸為鴛鴦!期頡頏兮共撬翔。
7、——《警世通言》又如頡地頏空,借措建筑物的構件有的向下,有的向上。
8、 (2) 引申為不相上下,相抗衡 藩夏連輝,頡頑名輩。
9、——《晉書·文苑傳序》 故頡頏以傲世。
10、——《東方朔畫贊》 浙江才士,二人不相頡頏。
11、——《英烈傳》(3) 對抗,如頡頏作用 頡頏作用(對抗作用):一種物質的作用被另一種物質所阻抑的現象。
12、自然中普遍存在著頡頏作用,當兩種因素并存時,或者多種因素并存時對系統的影響可能會表現為頡頏,一種對系統的發展促進,一種抑止,兩種因素從事物的兩端相對發展。
13、有一種競爭的關系,有時一方占優勢,有時難以分清是誰的作用更大。
14、微生物間頡頏現象的發現隨著微生物學的發展,從19世紀70年代起,微生物間的頡頏現象被各國學者陸續發現并報道。
15、1874年羅伯茨(william Roberts)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報》上首次發表頡頏現象的報道。
16、他記載了真菌的生長常常抑制細菌的生長。
17、這一觀察還專門談到一種青霉菌對細菌生長的影響,并且預示了50年后弗萊明的工作。
18、可是它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被醫史學者所發現。
19、1876年,廷德爾(Tyndall)報道了青霉菌溶解細菌的現象,并指出在霉菌和細菌為生存而進行的競爭中,霉菌通常是勝利者。
20、1877年巴斯德(Pasteur)和朱伯特(Joubert)首先進行了初步治療嘗試。
21、他們發現,給動物接種無害細菌,結果抑制了炭疽病狀的發生,并報道了微生物之間的頡頏現象。
22、1885年,巴比斯(Babes)和科尼爾(Cornil)研究細菌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并采用了交叉劃線技術。
23、這一技術通常用來研究抗生素的作用和相互營養。
24、加雷(Garre)在1887年利用這一技術發現銅綠假單胞桿菌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能擴散的物質,它能夠抑制包括葡萄球菌在內的各種細菌的生長。
25、對這種由銅綠假單胞桿菌產生的能擴散物質的興趣,使19世紀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涌現了研究這種微生物的抗菌活性的大量論文。
26、其中最有名的是埃默里奇(Emmerich)和洛(O.Low)在1899年發表的論文。
27、他們利用假單胞桿菌的無細胞提取物局部治療傷口感染,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8、這樣,到20世紀初已經發現并證明了微生物間頡頏現象大量存在,并且證實在某種情況下,這種作用是由會擴散的抗生物質引起的。
29、各式各樣的青霉菌菌株和銅綠單胞桿菌成了引人注目的研究對象,并對它們用于治療疾病的可能性進行了評價。
30、人體運動時肌肉之間也存在頡頏作用,一種肌肉要收縮,另外一種肌肉要伸張,如曲臂動作就是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之間的反向對抗。
31、食品上有個協同和頡頏效應。
32、若兩種以上的刺激綜合效應,使感覺效果超過各自刺激的感覺疊加的水平,這種現象稱協同效應,也稱相乘效應。
33、若兩種以上的刺激綜合效應,產生與協同效應相反的感覺效果,稱為頡頏效應。
34、煮飯時有點糊,加根蔥煮可使焦糊氣味減輕,這是嗅覺的頡頏作用。
35、(4)倔強,傲慢,如“茍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頏以傲世”。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