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點半起床收拾內務、打掃衛生,早餐是雞蛋、牛奶、饅頭和小菜;上午在閱覽室看看書、運動器材室鍛煉一會;午飯有葷有素,有米有面,自己選;下午在棋牌室與其他老人打牌聊天;晚飯后在院子里散步活動,而后洗澡、休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是70歲二類低保戶老人張希元在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烏江鎮小灣村中林頤園養老服務中心的一天。
在甘州農村,很多農村群眾“故土難離”,不愿脫離生活了一輩子的“交際圈”“親友圈”,更樂于接受的是既享受養老服務,又不離開“家”的養老服務形式。
近年來,甘州區針對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少、功能單一、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各地因地制宜,立足不出村養老、家門口養老,探索創新養老服務模式,最大限度盤活閑置資源,全面落實各項優待政策,持續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同步發展,勾畫出了服務多樣化、運行可持續、費用能承受的新型農村養老幸福新圖景。
閑置資源變身“幸福養老院”
——讓老人“離家不離村”
“人間重晚晴,最美夕陽紅。”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說,身體健康、老有所居、老有所樂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養老服務中心的日子比家里還幸福。”張希元滿臉幸福地說,老伴腿腳行動不便,以前在家里,生活不如意,日子沒奔頭,生了病沒人管不說,半個月都說不了幾句話。“多謝黨的好政策,現在住的是‘生態園’,吃得好,環境美、氛圍好,日子過得可舒服啦!”
烏江鎮小灣村養老服務中心是利用農村閑置學校資源提升養老服務品質的典型代表。
該養老服務中心于2022年9月1日正式啟動,由原有小灣村小學和日間照料中心合并提升翻建而成,占地面積約8941平方米,設有起居室50間,總運營床位110張,配備獨立床鋪,衛生間,電視沙發,儲物衣柜等,設施齊全,可為周邊上百名老人提供一體化養老服務。今年5月11日開放運營,目前已入住20多位老人。
今年,甘州區烏江鎮以康養融合為重點,養老中心采取“開放式養老服務”模式和“互助式養老服務”模式,真正迎合了老年人“離家不離村”的戀鄉情懷。
“今后,我們將及時協調解決老人入住、運營管理、日間照料等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開創農村互助養老新局面,為甘州養老事業注入全新活力。”張希儒介紹說。
多元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感
——讓養老從“住庭院”到“有溫度”
為破解全鄉老人養老問題,2020年以來,甘州區靖安鄉以整鄉推進老舊房屋拆除、新建生態家園為契機,探索以集中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照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農村社會“庭院式”養老新模式。
“政府下了大功夫,房子修得很好,生態環境優美,設施配套齊全,我們都是直接拎包入住,這個‘幸福老人院’給了我們一個舒適、安逸的家。”說起自己的幸福生活,甘州區靖安鄉村民張多成感嘆不已。
今年67歲的張多成,兩個女兒出嫁了,他和老伴身體不好,長期吃藥,一直住在20世紀80年代修建的土坯房里,想修新房子,卻有心無力,而“幸福老人院”解決了他們養老的后顧之憂。
靖安鄉幸福老人院負責干部周莉介紹,該養老院在原閑置鄉村學校的基礎上,建成40㎡的公益性廉租房屋28棟,按照“集中居住、分戶生活、自我管理、自我供養”方式,供轄區內空巢老人、獨居無照護老人入住,打造了社會化養老的“靖安模式”,也為鄉村振興做出了貢獻。
目前,靖安鄉正在建設“幸福家園”二期,讓更多農村老人享受晚年生活的幸福和快樂,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從“養老”到“享老”,“甘州樣板”的養老新模式已具雛形……
(甘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馬靜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