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經濟型需求是推動未來醫療行業發展的動力。
2、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醫療領域將發生幾種轉變:一是民眾層面,將由被動治療變成主動管理自己的健康;二是醫院層面,將注重收治數量變成注重療愈質量;三是治療過程,將從短期治療痊愈前后延伸為日常預防和院后康復與保健。
3、而這三個轉變的實現,要從四個方面入手:發展醫療“互聯網+”、提升醫療效率、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提高健康意識。
【資料圖】
4、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有望突破十萬億市場規模。
5、醫療健康產業也將引領新一輪經濟發展浪潮,醫療服務、健康保險、創新藥、精準醫療及互聯網醫療等細分領域將突飛猛進。
6、對資本市場而言,十萬億級產業投資盛宴將隨之開啟。
7、大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
8、然而與美國、日本甚至很多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大健康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
9、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0%。
10、而我國的健康產業僅占GDP的4%~5%。
11、隨著“互聯網+”思維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深入和滲透,可以預見醫療“互聯網+”將成為未來幾年內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之一。
12、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創新企業和技術在該領域開拓并投入實踐。
13、醫療的數字化、移動化、大數據化將會釋放出巨大活力,對國家、社會以及個人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