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財經社 冰火
一枚“蘿卜章”給宜興這家上市公司帶來的擔保困擾終于煙消云散。
7月3日晚間,中超控股(002471)披露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歸屬凈利潤2.02億元–3.02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資料圖)
來源:中超控股2023 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對于業績變動主因,中超控股在公告中表示,報告期,武漢中院判決涉及公司的《最高額保證合同》無效,公司無需承擔擔保責任。根據判決結果,公司沖回該訴訟在2019年計提的預計負債2.73億元。
4年前,中超控股前董事長、原實控人黃錦光因違規擔保私刻了一個公司公章,一個小小的“蘿卜章”卻讓上市公司面臨15億元的賠償風險。如今,15億元債務先后被判無須承擔責任,此前計提的損失也將陸續沖回,而今年上半年也是2020年以來首次中報盈利,重新拿回控制權的楊飛能否帶領中超控股走出陰霾呢?
不過,深水財經社觀察到,中超控股今年上半年扣非凈利潤依舊預虧2480 萬元-3720 萬元,而如何振興主業才是公司當務之急。
中超控股由中超電纜更名而來,公司主營電線電纜,曾躋身中國線纜行業最具競爭力企業20強;但如今的電纜產業已是一片紅海,2022年,中超控股歸屬凈利潤虧損4796萬元;今年一季度,繼續虧損4414萬元。
為了擺脫主業困境,中超控股這些年跨界的“騷操作”不斷:1個億買28把紫砂壺、剝離電纜打造“壺聯網”,進軍“醫美”行業……。
隨著炒作題材的一個個破滅,再加上之前股權轉讓鬧出的一大堆糾紛,如今,中超控股的市值還不到最高峰時的一個零頭。截至7月3日收盤,中超控股市值僅34億元,而2015年最高峰時市值曾高達240億元。
中超控股近9年以來股價走勢周K線圖
兜兜轉轉這么多年,中超控股又準備跨界高端裝備制造業。6月27日,中超控股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2.1億元,用于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用高溫合金精密鑄件建設項目、高溫合金精密鑄件智能鑄造技術研發項目。
來源:中超控股2023 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
對于增發的目的,中超控股在公告中坦承,電線電纜行業普遍毛利率較低,而高溫合金精密鑄造工藝壁壘極高,行業平均毛利率約 40%-50%,隨著規模快速增長,公司盈利能力將得到明顯提升。
近日,中超控股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透露,本次增發實施主體江蘇精鑄,是2016年公司與上海交大設立的合資公司上海精鑄全資子公司。目前,江蘇精鑄已進入包括中國航發下屬的商發、沈陽黎明、成發、南方工業,以及航天科工火箭、中國航發燃氣輪機等的國內頂尖大型央企及國企供應體系。本次項目滿產后將形成年產1000噸高端鑄件生產能力,預計產值超40億元。
深水財經社希望,控制權穩定后的中超控股吸取教訓,不再“吹牛”重蹈“故事大王”覆轍,踏踏實實做好業績才是正道。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表,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