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言巧語,漢語成語,原指鋪張修飾、內容空泛的言語或文辭,后多指用來騙人的虛偽動聽的話。
(資料圖片)
2、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論語三》:“‘巧言’即今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
3、”意思是“巧言”也就是騙人的虛偽動聽的話,現在這個世上讀書人搖筆桿賣弄文筆,寫文章的人。
4、例句:我們應該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被壞人的花言巧語所蒙蔽。
5、近義詞:巧舌如簧釋義:意思是舌頭靈巧,能言善辯,形容能說會道,善于狡辯。
6、出處:《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7、”意思是巧言動聽如鼓簧,厚顏無恥行為卑。
8、例句:他這個人巧舌如簧,經常是無理也要強辯三分。
9、2、甜言蜜語釋義:意思是為像蜜糖一樣甜的話。
10、比喻為了討人喜歡或哄騙人而說好聽的話。
11、出處:《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語卻安存。
12、”意思是季布心里害怕,為了討人喜歡或哄騙人而說好聽的話。
13、例句:愛不僅僅是甜言蜜語,更要用行動來體現。
14、3、心口不一釋義:意思是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
15、形容人的虛偽、詭詐。
16、出處:《醒世姻緣傳》第八十二回:“我是這們個直性子,希罕就說希罕,不是這們心口不一的。
17、”意思是我是個直性子的人,喜歡就說喜歡,不是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的。
18、例句:我討厭心口不一的人,不要在我面前演完戲就去哭訴。
19、4、巧言令色釋義:意思是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
20、出處:《書·皋陶謨》:“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21、”意思是何必怕那些花言巧語、善于諂媚的人呢。
22、例句:他是一個巧言令色的卑鄙小人。
23、5、虛情假意釋義:意思是裝著對人熱情,不是真心實意。
24、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回:“那妖精花言巧語,虛情假意的答道:‘主公,微臣自幼兒好習弓馬,采獵為生。
25、’”意思是那個妖精用騙人的虛偽動聽的話,裝著對人熱情的說:“主公,微臣從小就喜歡騎射,以打獵為生”。
26、例句:她待人虛情假意,因而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
27、花言巧語[成語解釋]原指鋪張修飾、內容空泛的言語或文辭。
28、后多指用來騙人的虛偽動聽的話。
29、[典故出處]魯迅《而已集可惡罪》:我以為法律上的許多罪名,都是花言巧語,只有一語以包括之,曰:可惡罪。
30、[近義詞]心口不一、甜言蜜語、巧舌如簧[反義詞]肺腑之言、心口如一、由衷之言[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貶義詞近義詞:甜言蜜語[成語解釋]象蜜糖一樣甜的話。
31、比喻為了騙人而說得動聽的話。
32、[典故出處]清·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六:卞福坐在旁邊,甜言蜜語,勸了一回。
33、[近義詞]口蜜腹劍、言不由衷[反義詞]惡語中傷、推心置腹[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義詞【拼音】[ huā yán qiǎo yǔ ]【解釋】原指鋪張修飾而內容空泛的言語或文章。
34、后多指用來騙人的虛假而動聽的話。
35、【近義詞】巧語花言、搖脣鼓舌、巧舌如簧、搖唇鼓舌、甜言蜜語、天花亂墜、心口不一、巧言令色、輕諾寡信、搖嘴掉舌、虛情假意、鼓唇弄舌【反義詞】由衷之言、忠言逆耳、金玉良言、心口如一、肺腑之言、良藥苦口筆畫反義詞:肺腑之言肺腑之言的意思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話。
36、出處:出自元·鄭光祖《芻梅香》第二折:“小生別無所告,只索將這肺腑之言,實訴與小娘子。
37、”譯文:小生并沒有其他要說的,只想將內心真誠的話,如實告知給小娘子。
38、用法:作主語、賓語;或與“一番”連用。
39、示例:在老師的深情關懷下,他說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40、花言巧語原指鋪張修飾、內容空泛的言語或文辭,后多指用來騙人的虛偽動聽的話。
41、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論語三》:“‘巧言’即今所謂花言巧語。
42、”譯文:巧言就是如今所謂的鋪張修飾、內容空泛的言語。
43、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謂語、狀語;含貶義。
44、示例:我們應該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被壞人的花言巧語所蒙蔽。
45、花言巧語的近義詞甜言蜜語釋義:像蜜糖一樣甜的話。
46、比喻為了討人喜歡或哄騙人而說好聽的話。
47、出處:《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語卻安存。
48、”譯文:季布心里害怕;為了討人喜歡而說好聽的話。
49、2、巧舌如簧釋義:舌頭靈巧,能言善辯,形容能說會道,善于狡辯。
50、出處:《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51、”譯文:巧言動聽如鼓簧,厚顏無恥行為卑。
52、花言巧語,漢語成語,拼音是huā yán qiǎo yǔ,原指鋪張修飾、內容空泛的言語或文辭,后多指用來騙人的虛偽動聽的話。
53、出自《朱子語類·論語三》。
54、成語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謂語、狀語;含貶義。
55、成語故事張生喜歡鶯鶯,他寫一封情書托鶯鶯的丫鬟紅娘偷偷帶給鶯鶯。
56、鶯鶯假裝生氣給張生回信,實際是約他月下偷偷私會。
57、紅娘看出其中的破綻,故意裝作不愿送信。
58、崔鶯鶯只好花言巧語騙紅娘給她送信。
59、成語辨析【近義詞】心口不一心口不一,漢語成語,拼音是xīn kǒu bù yī,意思是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
60、形容人的虛偽、詭詐。
61、出自《醒世姻緣傳》。
62、成語用法主謂式;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貶義【反義詞】肺腑之言肺腑之言,漢語成語,拼音是fèi fǔ zhī yán,意思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話,出自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63、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與“一番”連用。
64、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花言巧語。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